系统接口设计案例范文大全_系统接口设计案例范文大全图片

系统接口设计案例范文大全_系统接口设计案例范文大全图片接口设计论文范例接口设计论文范文1国内高校大量使用微软公司的Word字处理软件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有较严格的格式要求,人工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均较低,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学位论文格式自动检测系统。安徽工业大学的陈国胜、何宗明老师早在2009年就提出了一种基于XML技术

接口设计论文范例
  接口设计论文

  接口设计论文范文1

  国内高校大量使用微软公司的Word字处理软件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有较严格的格式要求,人工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均较低,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学位论文格式自动检测系统。安徽工业大学的陈国胜、何宗明老师早在2009年就提出了一种基于XML技术的Word文档录入及格式检测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Word文档和XML文档的相互转换,设计了一个Word文档录入和格式检测模型系统,但是该系统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需要改进文档格式检测机制,进一步实现Excel接口和XSTL转化接口;东北电力大学的阚运奇老师在2012年提出一种基于VBA的方法,该方法需使用VBA技术操作宏,普通用户难以使用;隋欣、张军辉在2013年提出了一种基于.NET的文档信息提取解析方式,该方法仅仅读取到了文档内部的文本、标题、目录和表格信息,但对文档的样式信息提取并没有涉及。虽然不少学者提出了各种操作文档的想法,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方便有效的系统供人们对大量相同格式要求的论文进行检测。本文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OpenXML格式规范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自动化方法检测docx格式论文文档,可以提高用户编辑学位论文的效率,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1系统功能设计

  本方法的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单元定位模块、格式提取模块、对比模块三个模块。单元定位模块包括封面定位子模块、独创性声明定位子模块、标题定位子模块等11个子模块,功能为分别定位论文的各个特定部位,对应的XML信息。格式提取模块包括段落属性提取子模块和特殊格式属性提取子模块两个子模块。段落属性提取子模块的功能是提取待测论文每个部分共有的段落属性,如每个段落的字体、字号、段间距。特殊格式属性提取子模块的功能是提取除段落属性之外的其他格式,如参考文献样式提取、图和表所在章节的标题名称提取。对比模块包括规则配置文件、规则对比子模块、报告生成子模块三个部分。规则配置文件的功能是存储模板论文规定的规则,是检测待测论文正确与否的标准。规则对比子模块的功能是将待测论文的格式特征与规则配置文件配置的规则进行对比,判断格式的正误。报告生成子模块的功能是规则对比子模块中检测到的错误信息并写入检测报告中。

  2单元定位模块

  由于本系统处理的是论文各个部分的格式,如何准确地定位各部分以及如何精准地切割就显得至关重要。以下列出论文中几个关键部分的定位算法。

  2.1正文定位算法

  首先寻找到全文的第一个带编号的标题,标题后的第一个段落就是正文开始处;接着过滤中间封装标题的<p>元素和封装图的<p>元素;最后定位正文结束部分,寻找正文结束后出现的第一个没有编号的标题,以此为正文部分的结束定位标志。

  2.2页眉定位算法

  <hdr>元素存储了标题的文本信息以及样式,OpenXML中根据文档设置的各个节的页眉属性<sect-Pr>如首页不同、奇偶页不同生成相应的页眉。方法如下:首先遍历<p>元素,判断其中是否包含<sectPr>子元素;若包含<sectPr>子元素,找出<sectPr>元素的所有页眉引用<headerReference>子元素,接着找出<sectPr>元素的所有页脚引用<footerReference>子元素,利用页眉引用、页脚引用的标识符定位到相应的页眉<hdr>元素、页脚<ftr>元素;若不包含<sectPr>子元素,遍历下一个<p>元素重复第一步,直到文档最后停止遍历;在<body>元素中寻找保存最后一节属性的<sectPr>子元素,重复第二步。

  2.3表格定位算法

  表格信息存储在<body>元素的子元素<tbl>内,依次遍历每个<tbl>元素,可找到表格位置。定位表名的方法如下:首先<tbl>的位置信息,即计算这个<tbl>元素是<body>的第几个子元素,然后再检测前一个位置的<p>是否为空段落,空段落体现为一个空行,非空段落作为表名处理。如在该前一个位置没有找到表名,则再向前回溯一个位置继续进行判断。如超过3步回溯仍未找到表名,认为表名缺失或表名的格式有误。

  3格式提取模块

  格式提取模块的功能为论文各特定部分的格式。格式提取模块包括段落属性提取子模块和特殊格式属性提取子模块。

  3.1段落属性提取子模块

  待测学位论文的每个特定部分都具有段落属性,段落属性提取是所有特定部分的共性工作,由段落属性提取子模块完成。在OpenXML中,所有文本内容都保存在段落元素<p>中,在表1中给出了段落中常见的元素及其说明。(1)字体依次遍历每一个<p>元素,由rFonts元素按照样式的层次结构依次提取字体样式,到中英文的字体;检测段落是否为全英文、全中文,或者既有中文又有英文,若是全英文,舍弃提取到的中文字体样式,不能用于对比模块;若是全中文,舍弃提取到的英文字体样式,不能用于对比模块;若既有中文又有英文,提取到的中文英文字体样式全部保存。(2)字号首先按照样式的层次结构<sz>的属性Val的值,计算得到以磅为单位的字号大小;然后参考字号对照表得到字号和磅数的对应关系,得到实际字号;将字号保存用于对比模块。(3)段前距离段前距离信息从<spacing>元素的before和before-Lines属性中提取。首先依据样式的层次结构找到<spacing>元素;若该元素包含beforeLines属性,该属性对应的属性值,计算得到以行距倍数表示的该段落的段前距离;利用<sectPr>元素的子元素<docGrid>的linePitch属性可以获得一行的磅数,统一换算成以“磅”为单位的段前距离;若不包含beforeLines属性,则before属性的属性值,计算得到以“磅”为单位的段前距离。

  3.2特殊格式属性提取子模块

  特殊格式提取子模块用于处理除段落属性之外的其他格式提取问题,包括参考文献样式提取、图和表所在章节的标题名称提取等,这些格式要求在OpenXML中并没有明确的元素对应,需采用特殊方式提取。(1)参考文献格式提取首先利用正则表达式匹配参考文献的标志代码,根据标志代码确定参考文献的类型;若无法匹配,说明此条参考文献缺少标志代码,保存错误信息后,继续下一条参考文献格式的提取;若匹配成功,接着以中括号为分割点把该条参考文献分割成几部分,检测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等格式是否满足要求;接下来参考文献的编号样式,判断参考文献的编号是否连续,若不连续,保存错误信息,若连续,进入下一步;最后统计参考文献条目的数目,保存起来用于对比模块。检测参考文献连续性的方法如下:首先记录并维护参考文献的正确编号值,即编号应为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每次检测到新的参考文献条目后此值加1;接着判断此参考文献是手动编号还是自动编号,若是手动编号,利用正则表达式编号,然后判断是否和正确编号值相同,若是自动编号只需检测自动编号开始的参考文献编号是否和正确编号值相同。(2)图和表所在章节的标题名称提取首先用链表保存章节标题所在的段落的位置信息,即索引值;然后图、表的索引,用图、表的索引值和链表中的各个值依次比较,直到链表中的值大于此值为止,则链表中的前一个数值就是该图、表所在章节标题的位置;最后根据此索引即可得到标题名称。

  4对比模块

  对比模块的功能是将格式提取模块提取出的待测论文中的格式特征与论文模板中的规则进行对比,将对比结果不一致格式问题输出到检测报告中。该模块分为规则配置文件、规则对比子模块、报告生成子模块三个部分。

  4.1规则配置文件

  规则配置文件包含了模板论文规定的规则,是检测待测论文正确与否的标准。在调用规则配置文件时,首先由单元定位模块确定当前检测的位置在论文中所属的部分,然后检测该部分是否已存在XML格式的配置文件,若存在,则进入规则对比子模块;若不存在,则说明当前部分没有设置格式要求,结束当前部分的检测。

  4.2规则对比子模块

  首先单元定位模块的结果,判断当前要检测的段落是待测论文的哪一部分,在规则配置文件中找到模板论文相应的规则,将格式提取模块提取到的该部分的格式信息与相应的规则配置文件中的规则进行对比,若该格式特征与规则配置文件中的规则一致,则说明该格式正确;反之将错误信息交由报告生成子模块处理。

  4.3报告生成子模块

  首先生成报告的保存路径,若用户未自定义,默认路径设置为该待测论文的上传路径;接着在规则配置文件中保存的所有待检测的特定部分的节点信息,依次遍历每个节点;节点中保存的该节点对应的名称,从而找到对应的错误信息的保存位置;将寻找到的错误信息编号后保存到检测报告中,最终生成一份检测报告。

  5实验及分析

  在编程结束后,共进行了开发人员测试和用户测试两方面测试,下面是两种测试环境下的具体分析。

  5.1开发者测试

  为了实现快速检测大批量、相同格式要求论文的目的,检测单篇论文的程序被进行了批处理,在批处理程序中选择需要检测的部分,包括封面、独创性声明、标题、摘要、目录、正文、页眉页脚、表格、图形、参考文献、授权书等十一个部分。在.NET及Java环境下,对包含46篇论文的论文集检测结果如下:46篇论文全部检测成功,共用时33秒,平均0.717秒一篇。

  5.2用户测试

  本系统于2016年6月1日正式上线,在2016年6月本科生毕业期间共收到来自全校的500余篇论文的上传,其中不同的论文317篇,剩余的200余次上传为同一用户在修改论文的过程中不断地使用本系统进行检测与修正,最终修正为格式无误的论文。在2016年9月研究生毕业期间,共收到来自23名用户的50余篇不同的研究生论文。

  6结语

  接口设计论文范文2

  1统计源与研究方法

  以2019年6月科睿唯安的SCI收录的213种中国大陆期刊为研究对象[7]。借鉴相关学者经验[3-5,14-15],采用普查法进行调查。通过通讯录中的模块,对期刊中文名称或英文名称或英文缩写逐一检索并添加。为了提高数据准确性,通过输入“英文版”“编辑部”“期刊”“杂志”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最后再通过纸质期刊、官方网站和主办单位网站等多种途径查找期刊的相应信息,添加或扫描成为对象,并通过历史消息的阅读运营现状相关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8月5日。同时,通过清博新媒体指数检索对应期刊的传播力指数(WCI),对比评价的受度和影响力情况,调研起止时间为2019年7月6日至8月5日。

  2公众平台建设现状

  2.1开通数量

  据统计,在213种SCI收录期刊中,有124种开通了公众平台,占比58.22%。按系统可查到注册年份或第一次推送消息时间进行数据分类统计。2015年和2016年是SCI收录期刊注册开通最为活跃的时期,其次为2018年和2017年。总体开通比例高于不同类别的中文期刊,可见,近年来SCI收录期刊对于新媒体工作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2.2基本信息

  的常用类型为订阅号和服务号。服务号的优势在于更多的接口权限,运用范围往往与职能、业务拓展等有更多的关联,消息数量限制为每月4条。订阅号倾向于用户的个性化服务,更适合个人、媒体和订阅者的交流,每天可1条消息[3]。如表1所示,124种期刊开通的中,订阅号占比60.48%,远远高于服务号。基于服务号在接口权限方面的优势,可以和期刊官网、采编系统进行更有效的融合,服务号的开通比例应逐渐增高。在名称设置方面,80个使用期刊中文名称,12个使用期刊英文名称,16个使用期刊中文名称+英文名称或英文缩写,8个使用期刊英文名称缩写。也有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浙大学报英文版”“中国激光”等是以出版单位或代表性期刊名称申请的,一个同时负责推广宣传多个学术期刊。有9个为同一期刊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共用的。更有如《JournalofDiabetes》的名称为“亿糖网”,《InternationalJournalofOphthalmology》的名称为“国际眼科时讯”,与期刊主体差别较大。基于笔者检索期刊的实践,建议以期刊中文名或者英文名作为名称,便于用户快速准确地查找与,有利于其的推广与营销。在头像设置方面,61个期刊使用期刊Logo,占比49.19%,54个期刊使用期刊封面,和纸质期刊形象保持了高度一致,可提高用户对的信息认可度。另有9个期刊使用主办单位的Logo,用户在认定期刊时具有一定困难。在账号主体方面,115个期刊的主体为单位,占比92.74%。在官方认证方面,92个期刊获得认证,占比74.19%。认证后的具有可信度高、搜索排名靠前等特点,同时将获得丰富的高级接口,并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提高公众对的认可度和度[14]。虽然实名认证率相比中国科技核心期刊、EI收录期刊和中科院主管主办期刊等[4-5,14]较高,但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欢迎语方面,45个期刊设置并修改了欢迎语,其余79个采用系统默认的欢迎语或未设置欢迎语。在功能介绍方面,110个期刊介绍较为翔实,涵盖了期刊的基本情况和的功能设置。用户添加时最先看到的是欢迎语和功能介绍,尤其是其吸引的特色。笔者建议应根据期刊特色和服务内容修改设置个性化的欢迎语和功能介绍,帮助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其功能和作用。在推送消息的语言方面,110个采用了中英文结合的方式,菜单栏、文章标题一般为中文,正文内容为中英文组合的形式。6个全部采用中文的形式,其中4个期刊为中文期刊,仅摘要为英文。8个采用了全英文的形式,包括推文标题、正文均用英文表述,其中3个菜单栏的文字也采用英文形式。虽然SCI收录期刊多为英文刊,但考虑用户以华人为主,笔者建议菜单栏和标题可采用中文形式,便于吸引读者,正文可采用中英文结合的形式以保持一定的原创性。

  2.3推送内容和推送频率

  SCI收录期刊的推送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种类型:1)本刊录用及发表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期刊目次、文章摘要、HTML全文、亮点文章和学术专辑等;2)刊物动态,主要包括征稿启事、会议通知、编辑部公告和优秀论文及审稿人评选等;3)学术动态,包括行业资讯、学科动态和科研进展等。除此之外,还会一些关于SCI论文写作与投稿技巧、SCI数据库分类汇总、读者调查问卷、优秀文章评选投票、行业基金申请、学术团队招聘启事等内容。通过统计不同类型的推文点击率发现,编辑部公告、科研资讯、学术动态、亮点文章推送的平均点击率普遍高于期刊目次、摘要和全文,中文或者中英文结合的内容普遍高于纯英文的内容。有趣的是,我们发现读者对于编辑部期刊影响因子动态、编委会消息和优秀论文及审稿人评选等信息的度通常远远高于期刊目次和亮点文章,甚至高于部分学术动态信息。推送信息的数量是衡量其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5,14]。考虑到服务号每月最多只能推送4次消息,本文以4次/月为界,划分的活跃程度。消息推送频次低于4次/月的为低活跃度账号,大于等于4次/月的为高活跃度账号。经统计,124个期刊中有58个为高活跃度账号,占比仅为46.8%。56个期刊消息推送频率等于或小于1次/月,有2个期刊只推送了1次消息,还有3个期刊已超过1年未更新消息,沦为“僵尸号”。高活跃度账号占比高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EI收录期刊,但略低于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期刊[4-5,14]。

  2.4服务项目

  首页下方的导航栏菜单,可帮助使用者快速了解平台的服务功能和基本框架,也方便平台运营者分类管理和推送消息[3]。124种期刊中,有102种设置了导航栏菜单,占比87.10%,根据其详细菜单栏设置分类数据按照开通频率从高到低依次统计如下:期刊介绍、过刊浏览、当期目录、编辑部动态、联系我们、热点文章、论文检索、作者查稿、投稿指南、专家审稿、编委会、分类浏览、官网链接、最新录用、优先出版和采编系统链接。在调查中发现,有3个设置了关键词sigusoft功能,占比仅2.42%。另外还有少数开设了论文下载、微支付、在线订购期刊、微社区等服务功能。

  2.5传播影响力

  借助清博新媒体指数检索对应SCI收录期刊的WCI,统计时间段内平均WCI超过300的有20个,其中位于300~400之间的有8个,400~500之间的有7个,超过500的有5个。由于部分开通或认证的时间较晚,暂时无法查询WCI,但是其推送消息的阅读量和在看数都很高,如《HighPowerLaserScienceandEngineering》的“中国激光”,《Horti-cultureResearch》的“园艺研究”和《Engineer-ing》的“中国工程院院刊”。对比中国科技期刊WCI榜单前10名[19]和医学类期刊WCI前8名的[15],SCI收录期刊WCI排名前5的在传播影响力上与它们非常接近。其中“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机械工程学报”已进入中国科技期刊WCI榜单前10名。通过对SCI收录期刊传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考虑传播影响力、学科分类和推文类型,我们筛选出13种作为典型案例,并对他们的常规推送内容和特色服务项目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将SCI收录期刊按照推送消息内容分为3类:学术型、资讯型、学术资讯并重型。学术型围绕母刊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运作,延续母刊的学术特色,定位为母刊在移动媒体上的品牌延伸,代表性有“中国科学化学”“物理学报”“药学学报”“中国工程院院刊”等。资讯型的信息不局限于母刊甚至跳出母刊内容进行运作,用承担起科技期刊作为科技知识普及传播者的角色,通过资讯吸引扩大用户群体,从而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资讯型推文以科普和服务所有科研群体为目标,基本不或者很少与母刊相关的内容[9,20],代表性有“浙大学报英文版”和“国际眼科时讯”。学术资讯并重型核心目标仍然是服务于母刊影响力的提升,内容通常定位于母刊擅长的学科领域的前沿资讯、学术动态、品牌国际会议、科研人物等,以吸引更多相关学科领域的读者的,同时也以论文写作与投稿知识,建立微站、社区,开展读者投票和调查问卷等方式来吸引普通读者的,代表性有“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国激光”“神经科学通报”“铸造杂志”“航空学报”“机械工程学报”“高电压技术”等。资讯型由于发文范围广泛,可选素材内容丰富,推文频率通常为每天1次,很多文章点击率可达到5000+或10000+,WCI平均值超过500;学术型由于内容是基于母刊进行加工创作,素材相对单一,推文频率一般为每周1次,点击率通常在500~1000,WCI平均值为300~400。学术资讯并重型的推文频率则介于两者之间,其点击率一般在1000+,WCI平均值约为400~500。可见,的推文频率与文章点击率和传播力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3SCI收录科技期刊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3.1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但开通率仍处于低位,基本功能建设有待完善

  相比于其他不同类别学术期刊,SCI收录期刊的开通比例、官方认证率、基本功能建设、推送频率和传播影响力等方面均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其总体开通率仍有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很多引证指标排名靠前的高水平期刊仍未开通。部分已开通的仍未通过认证或者采用个人身份注册,其次在名称设置、欢迎语、导航栏设置、关键词sigusoft和推文语言方面仍有待完善。的活跃度亟待提高,传播影响力高的数量仍然偏少。

  3.2新媒体意识逐步增强,但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运营效果一般

  SCI收录期刊的总体推文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但是在排版、内容策划、图片美化设计、编辑加工等方面仍有待提高。相比于早期推文时仅将纸质刊物的文字粘贴复制作为内容推送的形式,大多数能够对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删减和重组,再使用排版软件进行加工,修改字体、字号、颜色和添加外部链接等,保证内容适用于碎片化的手机阅读;但仍存在推送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吸引力,主要以图文方式,视频、音频、漫画等推送内容较少等问题。对于热点文章和热点话题,缺乏专业的策划和文案设计,只是简单地转发或者分享,在文章标题、图片设计、版式设计和内容策划方面缺乏专业创作,多数是模仿,发文内容流于表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期刊运营都是由期刊编辑兼职管理,缺乏独立的专业运维人员,更无专业的新媒体团队。

  3.3推送内容和推送频率不断完善,但内容同质化依然严重

  大多数期刊的推送内容主要集中在期刊目次、学术专辑和编辑部动态等方面。在推送内容和推送频率方面,期刊群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和共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期刊脱离读者需求,忽视挖掘自身学科特色和行业特点,缺少行业内动态和人文内容,内容比较单一,不能长期吸引相应的作者和读者群体。有的虽然科普资讯的点击率很高,但是关于母刊内容的阅读量却很低。大多数对于学术动态和热点新闻等多是采用转发分享的方式,缺少期刊特色的原创内容。还有部分期刊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偶尔会出现转发原创内容却未经过作者或版权方许可的情况。

  3.4菜单栏设计和功能设置不断完善,但缺乏与读者的互动交流

  超过87%的期刊设置了菜单栏,多数可以提供稿件查询、论文目录、过刊浏览、论文检索、投稿指南和编辑部公告等服务项目,体现出该期刊群体在的功能建设方面的不断完善和进步。然而,大多数期刊缺乏与作者和读者的互动,并没有重视用户的体验,仍然停留在单方面信息供用户浏览的传统媒体的状态。有8个建立了微站和微社区,但是点击率和读者留言仍然很少。有6个了作者投票评选优秀封面论文或用户体验调查等内容。仅有3个设置了关键词sigusoft功能,2个设置了官方微博的链接。

  4提升SCI收录科技期刊传播影响力的策略

  4.1完善基本服务和推送消息功能,建设专业的新媒体团队

  完善的界面和栏目设计,提升用户体验。采用中英文结合的语言推文,提升语言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丰富固定发文周期,制定单个期刊管理规范和实施细则,创作内容策划、编排和使用手册。丰富推送文章类型,增加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加强内容策划、图文制作和排版设计。实现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或采取和专业团队合作,或通过招募志愿者和兼职人员的形式来解决期刊人力不足和运营团队不够专业的问题。如“中国天然药物”长期招聘具有美术设计和文案特长的兼职人员,组成了自己的新媒体团队,了很多基于学科领域特点的原创文章、漫画、诗歌等方式的推文,具有很高点击率和在看数。如果条件允许,期刊还可以在新媒体团队中融入技术支持和宣传推广人员,协助开发高级接口选项、管理和推广。

  4.2充分挖掘期刊特点,开设特色服务栏目

  应结合刊物和主办单位的特点和优势,找准定位,从作者的需求和行业的特点出发,充分挖掘刊物特色,搜集行业学科动态和人文内容,开设特色服务栏目,增加相关学科作者的黏性。如学术资讯型可推送行业热点新闻、科研动态、会议通知、科研大咖介绍、论文写作与指导课程和国内外科研资讯等吸引本领域的研究人员。“亿糖网”开设了面向糖尿病医生的行知讲堂,“浙大学报英文版”推送基金申请通知、评奖评优通知、论文写作与投稿指导和学术团队招聘信息等内容,并向作者提供英文语言润色服务。学术型应重点挖掘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刊”重点推送院士访谈,“中国激光”会定期推送国际顶级刊物封面和亮点文章。学术资讯并重型则可依靠其在某个领域的基础和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项目,“航空学报”汇集了航空学科相关的学术会议,“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依靠期刊国际部为作者提供专利申请、临床方案注册设计和专业语言服务。

  4.3聚焦专栏和领域资讯,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推广

  领域重点的热点文章、热点方向的专栏征稿通知和品牌学术会议信息,会吸引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带来丰富的有效流量。利用电子邮件推送给作者群体,和领域国内外会议合作特刊,会议上发放宣传单,通过权威作者分享,借助作者和读者的sigusoft群、群分享,在网站或纸质刊物的显著位置设置的宣传信息,均可以提高的度。此外,定期编辑部公告,如SCI数据库更新、相关学科领域的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分区信息、编委会换届信息等都会给期刊带来很高的阅读量和有效度。

  4.4注重与用户的互动,提升的友好度

  将融入编校工作,可以实现快速发送文字、图片和语音等,可以实现与作者实时沟通、快速sigusoft,提升作者服务体验和编校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的度[14,17]。利用的客户服务,实时sigusoft粉丝咨询[21]。推文第一时间发送作者群、读者群和编委群,实现社群化运营[9]。实现菜单栏与微论坛、微站、微博和sigusoft群的联动。通过开通最新IF查询、编辑答疑、文献和留言功能,通过开展有奖征文[15-16]、评选优秀论文和审稿人、投票和调查问卷等活动,增加与读者和作者互动的机会,提升对于读者和作者的服务体验。

  4.5集群化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相近学科、相近类型的可以采用集群式的发展模式,建立联盟或行业矩阵,将各刊的刊载内容借助集群平台的栏目进行展示,共享和交流动态信息,进行整体营销,增加曝光度,树立学术期刊网络品牌[3,17,22]。“中国激光”建立光学机构、企业矩阵,多个期刊共用形成集群发展,快速提升和期刊影响力。对于注册开通时间晚、度低和缺乏原创内容的可以借助外力,转发和共享其他高影响力的科普类的推文和服务项目及相关网络平台的资源,如科研学习工具、翻译润色服务、学术团队招聘服务和论文写作与投稿技能等内容。特别是行业学术动态和人文内容,原创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和过多的精力,可以以转载为主,前提是加入相应期刊联盟或矩阵,并与相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转载时要注意进行内容把关和版权保护[15]。

  接口设计论文范文3

  本文结合某电站工程项目现场设计管理实际经验,通过分析、总结设计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关系,提出一系列加强项目管控能力,提高管理水平的方法,理顺了工作思路,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与保障。

  关键词:

  设计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接口;管理模式

  1引言

  在发电厂建设过程中,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我们必须协调好现场设计、施工和质量之间的接口关系,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科学高效地按工程进度计划实施。由于发电厂的建设的投资比较大、周期比较长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在发电厂的建设过程中,对其管理极为复杂,现场项目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1]。在电厂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设计管理是联系其他管理部门的重要环节,同时,设计与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接口管理更是举足轻重。

  2设计管理概述

  电站工程具有投资大、涉及专业广、质量要求高的特点,电站工程项目设计管理也不同于其他工程,在电厂设计与建造中,设计是基础,是“龙头”。设计管理贯穿于电厂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对项目范围、投资、进度、质量、风险控制具有全局性影响。设计管理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设备采购、施工建造、调试启动以及电厂建成后的运行维护等各个领域的活动密切相关,对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起到引领性作用[2]。电站项目设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设计进度管理、设计接口管理、设计文件管理和设计澄清及变更管理等[3]。其中,设计接口管理起到连接参建各方及各管理部门与设计之间的桥梁作用。设计接口主要包括外部接口和内部接口,外部接口包括与业主、设计单位、建安承包商的接口,内部接口则主要是与现场其他管理部门的接口包括现场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及进度管理等。本文主要介绍设计管理内部接口管理中与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管理的关系。

  3设计管理与施工的关系

  3.1设计管理配合施工管理的工作

  a)辅助施工部审核施工方案,主要审查方案中的图纸是否齐全及是否为最新版本、规范对方案的适用性及版本、参考标准的适用性等,对方案中涉及的计算,审核其选择的参数是符合设计意图;b)信函审核,对承包商发来的信函,如有涉及到设计的问题,辅助施工管理审查,直接或协调设计院对信函中提出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c)审核工作程序,如:混凝土修正程序、凿毛程序、施工缝处理程序等,审核程序的适用范围是否与图纸一致,相关图纸及文件是否为最新版本;d)施工组织设计审核,包括:工程设计文件、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对于重大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采用专题会议审查的方式,邀请各方代表共同审查;e)辅助审核现场加工图和预制图,包括施工总平面图规定的范围内布置的木工加工场、钢筋加工场或砼予制构件加工场等;f)浇筑申请审核,为施工管理部签署开罐令提供支持,审核浇筑申请中土建、安装、电气等图纸的完整性、版本及浇筑区域的设计变更是否关闭、是否有开口项等情况,对施工人员、机具、设备、养护材料准备情况也参与审查;g)组织设计及地质工代查看现场边坡、基坑地质及设计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如开挖后基坑的处理方式,是否需要喷护及采取何种喷护方式;对基坑塌方区域配合施工部及承包商协调设计工代现场确定处理方案,并对处理过程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部门;h)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及施工方案内容,及时与设计院沟通发起设计变更已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对不可避免或发现较晚的问题及时督促设计院处理;i)督促设计院对图纸中的问题尽快发起设计变更单(DesignModificationNotice,DMN),sigusoft各单位发起的设计变更、澄清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j)审核混凝土技术文件,包括混凝土技术规范书,各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配合比的设计、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试验、参照的建筑材料规程规范等是否满足规范、设计及合同的要求;k)审核施工进度计划与设计进度计划的匹配情况,根据施工进度计划需求,结合设计三级进度计划,督促图纸等设计文件按期到场,对设计出图情况可以对现场施工产生影响的区域及时反馈风险。

  3.2施工管理配合设计管理主要工作

  a)工程设计变更申请单(EngineeringandDesignChangeRequest,E&DCR)的审核,对设计部发起的设计变更,及时审查变更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对变更的工程量予以核算等;b)对图纸中表述不清楚的问题,发起或组织承包商发起澄清;c)在子项区域的图纸提出问题,及时发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并在图纸会审时提出;d)配合设计管理审核竣工图。

  3.3设计管理如何配合好现场施工的工作

  a)要了解现场施工的各级计划(三级计划、年度计划、半年滚动计划、月度计划),掌握现场各个子项施工动态,这样在催缴图纸及跟踪E&DCR及DMN文件时就更有依据性、目的性,保障现场施工可以顺利进行;b)要了解所管辖专业现场的施工逻辑、施工工艺及施工难点,从而可以在审核施工方案、审查施工承包商提出的变更申请时有更加清晰的判断;c)协调设计工代与施工管理部、施工承包商甚至施工班组人员多交流沟通,了解现场关于图纸施工的问题和难点,并形成设计经验反馈,尽量使后续设计更加考虑现场的施工需要;d)定期向施工管理部最新的图纸清单、变更清单,并向设计院核实设计文件清单,保证现场施工管理所用设计文件为最新有效版本;e)定期与设计工代、设计院沟通设计图纸、设计变更、设计开口项等文件的更新情况,避免与现场实施计划产生矛盾,出现返工、停工等现象发生,保障现场连续施工。

  4设计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关系

  4.1设计管理配合质量控制的工作

  a)检查和试验计划(InspectionandTestPlan,ITP)审核,对QA/QC部主审的ITP提供技术支持,审核ITP开启区域的图纸及变更情况;b)采购技术文件审核,参照最新版本的图纸中对材料的性能参数要求,辅助审查采购技术规格书;c)不符合项报告(NonconformanceReport,NCR)的审核,对现场发起的NCR从设计管理的角度进行审查,首先对施工管理部的处理方法提出意见,如不同意,可以提出新的处理方法,其次判断是否属于采购物项的供应商的缺陷,如是,可以转至材料管理部,再确定是否需要设计方批准,如需要可转至设计院处理;d)落实图纸中验收标准,对QA/QC提出的图纸中未明确的验收标准问题,及时同设计院沟通确认;e)验收过程中提供图纸清单及设计变更单,在QA/QC某区域子项验收过程中为其提供完整的图纸及变更清单已便于现场验收;

  4.2质量控制配合设计管理的工作

  a)对设计变更是否发起及以何种方式发起提供建议;b)子项区域的图纸中可能存在的验收问题、可能存在施工困难等在图纸会审时提出;

  4.3设计管理如何配合好现场质量控制的工作

  a)建立规范有效版本清单,并与设计院及时沟通保证验收规范的有效性;b)与施工承包商、设计院良好沟通,确保NCR传送至设计院的方案可以一次通过;c)定期向QA/QC部最新的图纸清单、变更清单,并向设计院核实设计文件清单,保证现场施工验收所用设计文件为最新有效版本。

  5总结与展望

  本论文以某电站工程项目管理为研究背景,通过梳理分析设计管理与施工管理、设计管理与质量控制管理的接口关系与内容,提出设计管理为更好配合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而进行的管理工作,从而更好的提高管理水平,理顺内部接口,为电站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同时以该论文研究成果为基础形成电站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内部接口程序,为今后接口管理工作提供程序依据。

  作者:邢侃侃 张晓林 董永林 单位: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卫军.发电厂建设中的项目管理之我见[J].低碳世界,2013.07:60-61.

  接口设计论文范文4

   

  1MFISP概况   海洋和水产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MFISP,Marineandfisheriesdigitalinformationresourcesshar-ingplatform)是辽宁省中央财政支持的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组成项目之一,本项目是在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现有数字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大连海洋大学图书馆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一个以水产和海洋学科信息资源为特色的信息中心,海洋和水产学科文献信息资源自1952年建校就作为收藏重点,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和投入的不断增加,海洋和水产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不仅数量增加,而且类型不断丰富,既有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又有现代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及各类数据库。海洋水产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是基于一体化虚拟图书馆环境的信息服务方式,重点开发以“一站式”、“一体化”服务为代表的新型高质量信息服务,建立集咨询、分类浏览、跨库检索和原文提供、开放链接等功能的信息服务系统,为用户创建一个集成的、一站式的信息搜索、发现、和交流的数字信息环境。   2MFISP总体目标   以海洋科学和水产学及相关学科群文献信息资源为特色,坚持以特色带整体,整体促特色的原则,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为海洋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海洋先进文化教育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同时,向社会开放,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知识体系创新和海洋产业发展服务。   2.1建立“一站式”服务系统   通过整合现有海洋和水产信息资源,建立“一站式”海洋、水产文献信息资源的集中揭示与组织服务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及服务的共知与共享。   2.2引进购买国外高品质海洋、水产文献资源   通过与CALIS各级中心及辽宁省高校图工委的合作,建立以集团采购为主要途径的引进购买国外高品质海洋、水产文献资源,为我国北方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文献信息需求的总体保障能力和水平。   2.3建立保藏平台和信息资源发现与利用系统   通过加强特色海洋、水产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建立我国北方海洋、水产学科知识积累、利用和长期保藏平台;建立海洋、水产信息资源需求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系统,满足海洋、水产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对网络高质量数字信息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利用。   3MFISP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构建开放的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共享平台软、硬件建设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3.1遵循规范的建设标准   平台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提高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运行效率和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严格执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信息资源元数据:核心元数据》标准和《平台项目标准规范》系列标准,包括应用系统的接口标准、层定义标准、文献格式的描述标准、元数据的定义标准、标记语言标准、授权与访问控制系统技术和接口标准、统一身份管理系统技术和接口标准、数据交换格式设计标准、数据访问服务接口标准、元数据检索和提取标准等。以此保证本项目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2门户系统建设   海洋和水产数字资源信息门户网站,是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信息、数据加工和开展文献资源检索服务的工作和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建设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文献资源,实现各成员单位分布式异构数据跨库检索以及数据加工、交换和传递安全,具备良好的信息导航、用户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功能,具有交互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简捷方便的用户检索界面,检索简单,操作方便,满足用户个性化、自助性强的服务要求,为用户提供各类文献服务。   3.2.1信息资源平台建设类别   图书馆现有的信息资源平台从建设类别上分有自建、合作共建、购买和网上开发资源,从类型上分有全文型、题录型、标准,从题材上分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等。目前,自建数据库3个,合作共建数据库4个,购买数据库11个,使用网上开发资源2个,数据库的品种比较少,尤其是外文数字资源比较贫乏,用户都是通过数据商各自提供的平台进行检索,资源处于分散服务的状态,给读者检索、馆员管理和提供咨询造成了不便,难以满足未来海洋大学对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急需利用异构式检索平台系统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与组织,为读者提供统一的完整的检索服务。   3.2.2图书馆现有的文献服务集成系统性能   必须具备以网络化、标准化、数字化、区域化为基本设计思想的完善系统,充分体现功能模块的完整性、界面的良好性、功能参数设置的灵活性等特点,并且具有强大的广域网环境应用服务功能,为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区域内校际联合数字图书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2.3MFISP网路构架   如图1,数字信息资源平台应该说是我校建设的标志性项目,数字信息资源平台支持集成浏览与整合检索、文献供应与配送系统、数字参考咨询、个性化服务、共享平台接口的标准化、开放集成链接、用户统一认证和授权控制等系统,用户以登录或IP控制的方式,在一体化的资源和服务体系内,以透明方式获得对不同资源和服务的合理使用,实现对用户透明的原文订购、传递与服务管理系统,资源平台对数字信息虚拟资源体系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进行系统组织和呈现,支持集成化的分类浏览和导航功能的实现,支持深度链接服务,并逐步支持基于Taxonomy/Ontology的信息发现和服务功能的实现,并提供的Z39.50协议或其他开放接口,实现对印刷型书刊的统一检索和定位,促进书刊资源的共知和共享利用,同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为用户提供一个用户自定义的针对整个数字化系统用户和资源的主动服务子系统,支持以WEB方式回答、跟踪和管理用户的提问、咨询等应用和服务,支持对用户提问和咨询馆员回答的知识库的积累和建立,以及支持对提问与回答的自动匹配功能的实现等。#p#分页标题#e#   3.3特色资源建设   图书馆实现数字化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向读者提供大容量的数字信息服务。因此,满足我校教学、科研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最重要的建设项目。数字资源的建设包括传统馆藏图书资料的数字化转换、国内外著名大型数字化资源的引进、网络信息资源的挖掘与组织以及上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管理。建设的原则将依据适应需求、服务教学科研、突出重点、文献进行数字化转换而开展,并采用引进与共建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按照国际国内标准执行。信息资源建设具体目标包括:   (1)以目前图书馆现有存量信息资源为基础,加大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力度,以对水产学、海洋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群科技创新、海洋知识创新、海洋先进文化教育、海洋经济发展起重要支持作用的核心文献资源为主,涵盖社会科学和其它自然科学学科,进一步采集国内外电子全文数据库。   (2)从2006年起,根据我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图书馆对一系列馆藏特色资源进行了数字化整合工作。现已完成的工作包括建设了《大连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水产渔业特色期刊全文数据库》、《航海专题数据库》和《大连海洋大学教师文库》等。其中,《大连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利用方正TASI论文提交系统,已完成自建校以来历届硕士学位论文791篇的数字化工作,通过Apabi数字图书馆平台可以访问全文。本项目将进一步以合作共建的方式深度开发、充实和完善自建特色数据库。   (3)学科建设与发展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本项目将为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服务作为建设重点,及时把握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新动态,图书馆除了为其建设提供数字信息文献资源外,尚需在现实馆藏、虚拟馆藏和网上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组织、分析、加工、重组等服务,并根据重点学科研究的对象建立重点学科的信息导航系统,迅速链接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成就;与学校科研部门联合建立重点学科建设的专题数据库,促进成果的转化,扩大学科的影响;主动参与学科建设的教学活动,组织专门的“学科馆员”与重点学科建设负责人加强联系,定人、定向、定题重点跟踪服务,定期地了解收集所负责院系专业教学、科研的发展情况、学术开展情况以及对文献资源需求的变化情况等,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完善、及时、高效、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4)上述采购数据库、自建数据库,以及学科导航系统将集中于数字信息文献共享平台上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以实现所有电子文献资源统一跨库检索,以最快的响应速度和直接的全文快速传递,一次性满足用户对不同数据库的原文订制要求,最大幅度提高全文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3.4网络环境的建设海洋和水产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需要建立一个稳定、高效、开放、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平台,系统平台建设是根据门户网站的建设目标和功能要求,在原有系统架构的基础上,重新对软硬件系统和网络设施合理配置。为了达到数据快速交换、传递,保障网络、数据的安全,促进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服务的响应速度,通过光纤直接与网络中心相连,实现内外网信息资源数据快速传递。   3.4.1网络系统平台建设内容   分为网络构架、服务器和存储建设、操作系统的购置和应用软件系统建设,从系统架构上实现门户网站的软硬件系统和存储设备的整体配置,为门户网站信息、数据导入和数据转换平台及文献资源跨库检索平台提供系统基础环境的支撑,系统通过图书馆万兆光纤核心交换机(RG-S8606-Chas-sis)接入,利用高端防火墙(RG-WALL1800)技术保障图书馆网络体系的安全,由服务器接入交换机(RG-S2924G)通过光纤模块对中心机房的服务器进行连接,共有15台服务器(目前5台,预购置10台),每台服务器实现一个专用服务信息平台或备份任务,并通过双链路Brocade300E光纤存储交换机对主存储器(HDSAMS2500)(裸数据容量36T)的镜像数据进行访问,图书馆按楼层设计安置6台二级交换机(RG-S2951XG)供图书馆内部局域网使用,由汇聚交换机(RG-S2924G)向校内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校外用户通过VPN技术(RG-WALLV1600S)使用本馆的信息资源,针对分布式的服务器和客户端采用行为审计技术(NI-5110)进行管理。   3.4.2建立集中式数据存储和统一管理系统   为实现数据库的融合以及资源共享,形成整体、协调的数据管理、交换与共享服务能力,建立海量的主存储器,将本地的各类数据集中储存,通过行为审计设备能够直观地完成对设备的基本配置操作和清晰的性能监控、故障管理等。本馆的重要数据采用备份服务和双机热备技术,当发生各种数据丢失(包括人为、设备故障等)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和应用,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3.4.3网络系统平台的架构需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网络系统平台的架构需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支持才能运行起来,根据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需要操作系统包括:unix、linux、Windows2008Server,数据库软件:SQLServer2005、Ora-cle,文献信息服务系统:汇文,备份与双机软件:SYMCBACKUPEXECSERVER、VRTSSTORAGEFOUNDATIONENTERPRISEHA5.0。   3.4.4改造部分   机房装修与配电改造部分,UPS,UPS前防雷器,静电地板部分,接地系统,通信专用空调等。4结束语平台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可行性论证时的焦点问题一开始就应转向其维护和持续发展,应该对此进行认真的筹划和考虑,网络资源的易变性,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多样性,也都要求平台对此做出及时的反应,加强对知识组织技术的跟踪和深化应用,支持以更加合理的、智能化的、动态的方式对平台资源进行知识聚类和可视化展现等。随着平台建设的发展,今后功能的扩充、完善和存储资源数据量的增加,该平台将成为大连海洋大学及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自主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p#分页标题#e#

  接口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复杂工程问题;案例建设;毕业设计;人才培养

  一、案例建设的意义

  1.问题的提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已经在我国高校开始实施,该项工作对中国工程型人才走向国际舞台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认可[2]。2015年新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将毕业要求修订完善至12条,还特别强调工程类本科专业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要求[3,4]。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学生进入社会前一个重要的工程实践环节,提高工程实践教学质量是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的关键[1]。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也是社会迫切需要的人才。目前,社会上企事业单位都要求“有能力”的毕业生,而对“有能力”的含义,不仅是某专业的技术能力,而是要求复合能力、综合能力、项目组织实施能力,也就是俗称“项目负责人”能力,即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而目前大学毕业生在学校实验中大多仅仅是本专业技术实验,缺乏综合项目能力的培养,也就缺乏项目综合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要让学生从头到尾独立实施一个以上项目才能培养出来,同时也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即“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带教。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毕业生刚工作时往往缺乏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对承接的任务往往无从入手,必须要经过大半年的训练才能逐渐上手。如何通过“复杂工程问题案例”的训练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使学生具备承担中小型控制项目工程负责人的能力,为企业提供能独当一面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2.解决的思路。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和社会对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提出了“电气控制项目工程负责人人才培养”的复杂工程问题案例建设项目。通过校企合作毕业设计工程实践让学生从头到尾参加一个真实的、具有工程复杂问题特征的项目。在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积极性,主动找到差距和不足之处,主动发现问题;(2)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针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指导。通过真实项目的训练,不仅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项目组织实施能力,即“项目负责人”能力,从而具备解决相应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为企业提供能独当一面独立承担中小型控制项目的工程负责人才。

  二、案例建设的内容及实施过程

  1.建设内容。案例研究的内容是以企事业的具体项目为背景,该项目具有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征,同时根据我们学校学生实际掌握的实践基础和专业技术知识等综合能力,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培养“电气控制项目工程负责人”应有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毕业设计真题项目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承担小中型以上项目的综合能力,除了本专业的专业能力外,能够对中型项目进行项目总体需求分析、项目分拆小项目的能力、方案比较能力、实施设备的选型比较和评估能力、小项目的实施能力、小项目之间综合、接口、协议管理能力以及整个项目实施和完成能力。

  2.实施过程。(1)选择具有复杂工程问题特征的企业真实项目;(2)将该项目拆分成多个毕业设计任务(多个小项目),且各任务(小项目)相互关联;(3)进行项目总体需求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工程因素,进行方案比较;(4)进行设备的选型、比较和评估;(5)完成小项目之间的综合、接口、协议管理等;(6)技术实施(各人各组进行硬件连接、编程、调试);(7)各小项目及大系统整体连接和整体联合调试;(8)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3.实施案例-全自动立体仓库系统。全自动立体仓库由多个子系统组成。(1)该项目具有工程复杂问题的特征:以自动控制原理为基础,需要考虑各种工程因素(现场干扰源特点及解决措施;是否需要防尘防潮防爆、现场环保要求;项目成本因素以及用户的特殊需求等等)需要经过综合分析才可能解决(符合复杂工程问题必备的第一条)。该项目由主控制机、辊道输送链站点和堆垛机站点、工业机器人、AGV等多个子系统组成,由主控制机协调整个全自动立体仓库的自动运行;项目涉及PLC技术、电机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分拣技术、OPC技术、变频技术、无线技术、网络技术、RFID技术等多方面的技术,具有较高的综合性。(2)将项目拆分成相对独立的几个小项目。例如:“全自动立体仓库系统”可以分成3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对每个小项目根据毕业设计要求编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基于PLC的全自动立体仓库输送链控制系统设计实施;基于PLC的全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控制系统设计实施;基于Wincc的全自动立体仓库监控系统设计实施。三个任务既有一定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必须进行协调通信才能完成任务。(3)小项目分别进行,又整体协调:几个学生组成项目组,指定一个为项目组长,协调小项目之间的接口协议和交互工作,保证整个项目按时完成;项目组所有学生根据提供的系统描述了解整个系统的功能,每人重点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根据任务书、系统功能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理解需要完成的任务,整理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到项目现场去实地参观考察、了解真实系统需要完成的控制功能和现场各种工程因素以及项目相关的软硬件系统;项目组长组织各成员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各个小项目的接口和交互协调方式,进行该系统总体控制方案(包括各小项)的设计、评估及比较;学生进行大系统中各个小项目设计(控制方式、软件硬件设备选型、技术参数确定、小项目间通信、接口设计等等)和技术实施(进行硬件选型、连接、编程、调试);项目组长组织各小项目及大系统整体连接和整体联合调试;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以项目组形式完成具有工程复杂问题项目的毕业设计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相互协作、相互沟通以及表达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成为电气控制项目工程负责人的目的。

  三、案例建设的成果

  此案例建设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结合,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及相互协作相互沟通的能力,毕业设计达到良好的效果,因而学生在应聘中表现出良好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的应用能力,获得企业的认可。2018年和2019年利用课题组教师承接的多个企业项目,课题组完成了“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8个”,8位学生毕业时均已签约企业,1人在捷普科技、1人在航天部门、1人在BOSCH、2人在外企,3人在民企。8位学生均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学生就业的工作专业对口率100%,毕业设计校企合作课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解决负责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及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善寿.“CDIO”工程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施方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164-166.

  [2]陈平.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工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4(1):42-47.

  [3]万林林,伍俏平,邓朝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改革[A].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S4):40-42.

  接口设计论文范文6

  伴随社会经济的全面进程,新建成的楼宇设施也大量融合的科技元素,近年来集成化的楼宇设施监控系统也被逐渐重视。例如电梯系统、配电系统与照明、供暖、制冷系统,上述集成化设备监控系统在楼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对楼宇内电气设施的全面管理,能够从根本深化电气设备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同时为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集成化;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

  1集成化的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的现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此系统的构建机制是依附于差异化功能系统予以区分,也就是电气设备的构建及管理分为两个体系,同时设计以及施工直到完成所有过程,即经差异化的施工单位所完成。这就导致了下述问题:(1)因为生产商存在差异,造成设备间出现不兼容现象,因此造成系统交互过程出现问题;(2)因为子系统的功能存在差异,同时系统之间存在独立特性,造成资源在予以互换时出现问题。此类构建举措致使楼宇的电气设备在使用环节存在隐患。所以集成化的楼宇电气设备需要每一个子系统结构互同,协议与接口也要有统一的指标,因此规避子系统互联与硬件设施互操作所存在的弊病,达到资源与信息共享的目的。

  2集成化的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结构

  集成化的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室能够控制管理楼宇中的给排水、空调以及照明等电气设施。为确保楼宇的电气设备可靠运行,我们要深化软硬件的稳定性。举例说明,为楼宇实施最简单的供电及配电过程中,我们要保障电路与电流的稳定。同时对升降压设施温度指标,电流的稳定性等因素都要予以实时的管理及检测。为匹配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需要,楼宇要侧重于节能减排,楼宇能耗主要来源于空调、照明以及供暖等电气设施,为控制资源浪费,对集成化的楼宇电气系统控制的研究势在必行。举例说明在楼宇内,我们要对卫生间、走廊以及停车场等地予以电路设计,可以择取声控传感设备;同时拟定相匹配的电路监测,予以各水位及压力的控制,达到节能控制的基本要求;针对空调系统,设计完善的启动与停止控制系统,不但可以减少楼宇的负荷,同时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

  3集成化的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设计

  集成化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是把电气监控系统与智能化控制进行有机的结合,自动检测楼宇的基础电气设施,同时予以控制及保护,举例说明,供配电系统的监测,检测过程可以利用通信系统的综合性以及自动性,为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通过互联网,对网络内外的资源与予以全面利用,因此达到自动化与集成化的要求,可以很好的为信息集成提供依据;经上述举措,能够实现电气设施的集成化管理,而且最大化的节能。在监督合控制功能的基础上,达到全面监视楼宇内电气设备的工作情况,我们要予以参数采集。因为在实施参数收集与监控要经通信对参数予以传输,此措施不但有远程通信的优势,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广度。在此环节,要予以大量的参数处理。因为具有一定的监控广度,参数存在繁琐的特性,所以不能只追求响应速度,在求得响应速度的基础上要确保全硬件的监控有效性,而且,要保障系统的稳定性。

  4集成化的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设计的一些建议

  站在行业角度来分析,全面利用现前沿的技术,对常规技术实施改造。举例说明,把信息技术与集成化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对常规的电气产业予以智能化的改造。空调与配电设施经改进后会有自动监测及控制功能;综合建筑内,把一些设备予以联网改造,能够达到集成化管理的要求。为匹配于科技的发展,一些生产厂房在予以楼宇电气设备的生产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功能完善,其中包括空调的生产。在配电设施的智能化功能方面,能够在常规的基础上,深化智能化的检测控制系统,这样不但能够具备基础功能,还可以传输相关电量参数,同时予以远程控制设备。常规的空调设施以及配电设施等加装智能化系统,所生产的产品本身具备智能化的监控功能,在楼宇应用过程,无需设置BA系统,仅将设备予以联网,就能够实现集中管理的电气设备自控系统。现阶段一些大型的楼宇电气设备生产企业已经以此为侧重点予以研究,比如空调冷机厂商,目前的产品大部分均为具有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施,其控制设施能够对所有设备予以整体的监控,所控制的设备其中涵盖冷水出口温度、压缩机、冷却水出口温度、冷水入口温度、阀门开度、冷却水入口温度与冷冻泵等设施,经整体开、停控制,达到启动速度快与停机时间缩减的目的,可以解决耗能,深化了中央空调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实施各机组间设备的启、停具有连锁及时间顺序控制、相关机组运行时间自动调节,同时可以确保机组的稳定运行,对相关数据予以了保护。对相关参数予以长久的在线储存,构建历史报表以及历史趋势指标。重要的参数能够经网络传输至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予以遥控等操作,具有智能化特点,具备BA系统所有的监控及管理功能,同时较之常规的楼控系统对设备的管理更为全面。举例说明,智能化的开关配电设施,是在常规的开关柜上,予以智能化系统的完善,在常规配电柜的先决条件上架设了智能化的监控模式,不仅能够实现常规BA系统的电量参数传输以及交流接触设备远程控制等功能,同时还具备常规BA系统所没有的管理功能,其中包括故障录波等,使设施趋于全智能化,同时使配电柜本身具备远程监控能力,这样就能够在中心控制室内对配电设施予以整体性管理。在柜电柜、冷冻机以及电梯等设备上,现阶段很多产品都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控制,不过在相关动力以及组合式空调机控制等,自身具备智能化系统的设施现阶段还较少,如一台组合式的中央空调机组,其予以室内温度以及湿度收集,同时和设定的温度与湿度进行对比,依附于公式,对相关加热器、调节阀以及加湿器等设施予以控制,调节温度、湿度,以达到相关需要,上述功能已然要利用加装的BA系统完成。而很多空调及电气设施在一幢大厦内,具有分布零散的特性,所以,需要加装安装的BA系统对其予以整体的管理。空调以及电气设施制造企业在此类产品中,已然有一定的开发空间,所以要深化智能化系统在上述设备中的应用价值。目前各厂商所开发具有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楼宇电气设备,在应用环节,怎样将相关电气系统集中至一个建筑设施监控体系的平台中,是亟待解决的一个内容。要达到相关电气设备的集成,那么就要在研发智能楼宇电气设备过程中,全面顾及到设备要具备一个指标化的终端接口。例如产品接口支持微软OPC功能,这是一类相对理想的解决措施。OPC功能能够经软件在中央控制系统上对下属系统OPC接口予以参数交互,仅需向集成用户出示接口技术的相关规格以及说明即可,在此基础上用户经接口软件通过监控系统对系统予以网络监控。只要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顾及到此类接口功能,那各厂家的设施就可以十分方便的集成到一起,进而达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相关需要。择取指标化的现场总线技术实施楼宇电气设备及集成,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在研发楼宇电气设备过程中,各电气系统全部依附于指标的现场总线技术予以设计,这样能够便捷各厂商的设备的集成。如通过LONWORKS技术的智能楼宇电气设备,只要匹配于LONMARK认证指标,则相关系统就能够很便捷的集成至一个平台,进而达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相关需要。近年来有一些产品匹配于LONMAR论证,空调设备与配电系统等厂商在研发产品的过程,要尽可以应用此技术。

  5总结

  综上所述,为确保楼宇的电气设备可靠运行,我们要深化软硬件的稳定性。举例说明,为楼宇实施最简单的供电及配电过程中,我们要保障电路与电流的稳定。同时对升降压设施温度指标,电流的稳定性等因素都要予以实时的管理及检测。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需要,楼宇要侧重于节能减排,楼宇能耗主要来源于空调、照明以及供暖等电气设施,为控制资源浪费,对集成化的楼宇电气系统控制的研究势在必行。把电气监控系统与智能化控制进行有机的结合,自动检测楼宇的基础电气设施,同时予以控制及保护,举例说明,供配电系统的监测,检测过程可以利用通信系统的综合性以及自动性,为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通过互联网,对网络内外的资源与予以全面利用,因此达到自动化与集成化的要求,可以很好的为信息集成提供依据;经上述举措,能够实现电气设施的集成化管理。因为在实施参数收集与监控要经通信对参数予以传输,此措施不但有远程通信的优势,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广度。在此环节,要予以大量的参数处理。因为具有一定的监控广度,参数存在繁琐的特性,所以不能只追求响应速度,在求得响应速度的基础上要确保全硬件的监控有效性。现阶段很多产品都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控制,不过在相关动力以及组合式空调机控制等,自身具备智能化系统的设施现阶段还较少,如一台组合式的中央空调机组,其予以室内温度以及湿度收集,同时和设定的温度与湿度进行对比,依附于公式,对相关加热器、调节阀以及加湿器等设施予以控制,调节温度、湿度,以达到相关需要,上述功能已然要利用加装的BA系统完成。空调与配电设施经改进后会有自动监测及控制功能;综合建筑内,把一些设备予以联网改造,能够达到集成化管理的要求。为匹配于科技的发展,一些生产厂房在予以楼宇电气设备的生产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功能完善,其中包括空调的生产。而很多空调及电气设施在一幢大厦内,具有分布零散的特性,所以,需要加装安装的BA系统对其予以整体的管理。在柜电柜、冷冻机以及电梯等设备上,现阶段很多产品都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控制,不过在相关动力以及组合式空调机控制等,自身具备智能化系统的设施现阶段还较少。要达到相关电气设备的集成,那么就要在研发智能楼宇电气设备过程中,全面顾及到设备要具备一个指标化的终端接口。

  参考文献:

  [1]宏文;消防电子产品和通信技术的研究基地——科研所研究成果介绍之二[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年04期

  [2]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教研室陈学军河南省华兴建设监理公司孙向阳;从模拟到数字[N];网络世界;2013年

  [3]冯玉萍;由天津万丽宾馆施工图设计引发——对建筑施工图设计细节问题的思考[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年S1期

  [4]吴成富;杨雪玲;李炳林;陈绍伟;当前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思考[J];广东建材;2011年05期

  [5]赵起升,朱静孙,王平;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设计及其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13年03期

  [6]吴国松;周水兴;顾安邦;立交桥异形块集成CAD系统的开发思路和技术关键[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5年

  [7]敖清;石洞;童頫;CAD专家系统工具ESTEA的初建——图形功能与系统集成环境的实现[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8]齐笑;争做一流的楼宇自控产品生产厂商——访北京信和瑞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永东[J];智能建筑;2013年02期

  接口设计论文范文7

   

  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学国际会议于1998年6月1一4日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举行,有23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会议论文集收录了77篇论文,有“位代表在大会或分组讨论会上宣读了论文。会议内容分为7个主题:计算机动画,计算机图形及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图像数据压缩,3D图像处理,分段(segrnentation)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技术。   1逼真图像并行处理技术   英国Bristol大学计算机系ChalmersA.G.博士作了题为“ParallelandDistributedPhoto-Realisti。Graphics”的学术讲座。图片逼真图像概念的提出,在航天、考古、建筑、娱乐等许多要求高质量图像效果的应用领域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对于复杂场景逼真图片的处理,在存储量和处理量等方面都受到目前计算机硬件处理能力的限制,并行分布式处理则是减少计算量和存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ChalmersA.G.博士的报告基于大型分布式运行环境,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如何采用并行分布式技术实现3种最流行的、已被广泛应用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算法:射线描绘、点描绘和Radiosity,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和。   2计算机动画四元链表示法   在传统的计算机动画处理方法中,通常采用1DOF(DegreeofFreedom)链来实现简单的动画要求,对于三维空间要求nDOF链的复杂动画,往往通过单独的1DOF链的组合来实现,但这并不能精确地解决问题。   为此,韩国学者提出了四元表示法(QuaternionRePresenta-tionofJoints),针对三维空间坐标间的关系,对计算机动画处理采用带4个参数的3DOF链实行全方位定位,而不是单独地用多个1DOF链在每个独立的方向上分别去定位。四元表示法的取值1十oi十Oj+Ok可以用1DOF链的运动特例a+bi和ZL攻)F的运动特例a+bi+cj的组合来表示。   四元表示法是一种有参考价值的表示方法,该方法很容易处理3DOF链所表示的旋转问题,通过360’旋转来实现动画效果。   3一种新的虚拟对象操作装置   近年来,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在电视会议、远程控制、CAD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用虚拟现实技术生成的环境中,让用户用自己的手直接操作由计算机图形所生成的虚拟对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在传统的虚拟现实系统中,用户通常采用一种像手套的磁性设备(Glove一LikeDevice)来抓取和控制虚拟对象,当进行这种操作时,用户需要把手放在用户和被操作的虚拟对象之间,其情形和日常生活中抓东西相似。然而,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没有必要完全模仿现实环境中的负片(Negative)特性。   基于这一观点,日本的研究员针对虚拟现实环境设计了一种新的用户接口设备,称为Palm一couPledDisPlay,该设备可以使人手部分透明,从而,让用户可用自己的手非常方便而直观地抓取和操作虚拟空间中的目标,在操作过程中,用户可以透过手观察到手中的虚拟物体。

  接口设计论文范文8

  【关键词】新媒体;出版;学术期刊;知识传播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让信息传播方式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很多行业的商业模式与运行机制均出现颠覆性的改变,出版行业亦是如此。出版行业对新媒体的应用还处于不断摸索与尝试的阶段,但新媒体出版已成为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新媒体出版让学术期刊由原来的单向传播过渡到现在的立体式多向传播,传播渠道也呈现多元化、交互化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信息传播形式,既让读者与编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更加便捷,又满足了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领域读者的阅读需求,推动了学术期刊知识传播进程[2]。本文就新媒体出版在学术期刊知识传播中的应用路径进行探讨。

  一、新媒体时代的出版

  1.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但其蓬勃发展还是在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进行了定义:新媒体是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其载体是互联网,其基础是数字技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出版单位通过移动媒体终端、网络媒体终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与信息。在新媒体面前,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均处于同等的地位,在对等的情况下开展互动交流[3]。

  2.新媒体出版的特点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颠覆性地改变了传统出版行业。众所周知,出版物出版发行的组成要素通常包括出版物的传播形式、阅读路径、载体等。新媒体出版则是在上述要素基础上独具特色,主要体现在传播途径网络化、交流模式互动化、服务体系智能化三个方面,并且还在形态、功能等方面凸显新面貌。新媒体的出现,不仅让出版行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还为出版行业带来新的契机。(1)传播途径网络化新媒体的产生环境直接赋予了新媒体出版“网络化传播”的特点。与传统出版不同,新媒体出版不会受到发行量、出版地点、出版时间等制约,它有机融合了出版与数字化,在网络平台上构建起电子影像、电子图书、电子数据库等,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2)交流模式互动化新媒体出版的亮点之一是让读者与出版行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及时开展互动与交流。因此,新媒体出版特别适合应用于学术期刊领域,这样既能够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优质化的资源,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形式,可实现读者与读者、读者与编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在线讨论、辅导、学习等多种互动形式。(3)服务体系智能化出版物在新媒体环境下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除了体现在功能多样化、内容海量化,还体现在服务体系智能化。依托新媒体技术,相关人员可精准挖掘与高效整合信息数据,从中提取对学术期刊知识传播有借鉴价值的信息,包括读者的数字阅读习惯、数字阅读方式、数字阅读资源类型等。在此基础上,学术期刊既可做到信息的精准推送,又可在知识传播层面形成“意图理解”“用户理解”“资源理解”的良好局面,无疑能让知识传播目标更精准。

  二、新媒体出版在学术期刊知识传播中的三种典型形式

  纵观世界顶尖学术期刊及出版集团,笔者发现它们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多种新媒体出版形式不断涌现,视频摘要、图文摘要、播客最具代表性。这三种典型的新媒体出版形式均有别于传统学术论文的传播方式,而是打破了传统出版对学术论文展示的局限性。以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为例,该刊积极拥抱新媒体出版,在LinkedIn和Facebook等主流社交平台上学术大牛的访谈播客、学术论文的视频摘要,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学术期刊阅读变得生动有趣,其知识传播效率得到提高。

  1.视频摘要

  视频摘要主要是者采用视频对学术论文摘要进行阐述的一种形式,涵盖学术论文的研究结论、研究结果、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通常而言,视频摘要并非只限于通过视频形式来简单呈现学术论文的关键内容,而是以更生动的表现形式、更活泼的语言方式向读者展示学术论文的精华内容。目前,Nature、CellPress、Springer等顶级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均接收视频摘要。2017年12月,我国首个视频摘要在《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的官网上。2018年12月,我国首个视频期刊《中华心脏病学视频杂志》创刊,其以更庞大的信息传播量、更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对心脏病学领域的科研成果与学术动态进行视频报道。

  2.图文摘要

  图文摘要主要是由图片和简要文字说明所组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增强学术论文摘要的美观性与直观性,可提高学术论文摘要的信息丰富性。图文摘要有利于推动读者的跨学科交流,读者通过阅读图文摘要,既可迅速筛选所需学术论文,又可激发自身深入阅读学术论文的兴趣。从目前来看,图文摘要已被大量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和数据库中,包括ASCE、IEEE、OpenEngineering等。

  3.播客

  播客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广播方式,由若干个视频文件与音频文件组成。播客于2004年在美国诞生,而后被学术期刊出版机构逐渐应用于构建知识兴趣社区,以便推动知识传播。读者可通过订阅的方式收听广播,只要是订阅用户,新节目就会在有网络的条件下被自动下载到用户设定的存储设备中,如便携式媒体播放器、个人计算机等。与其他新媒体出版形式相比,播客的内容更富有广泛性,并不只局限于学术论文本身,还可将科研人员的访谈录音、最新热点学术资讯等纳入其中。很多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出版机构都采用了播客,但我国的学术期刊在这方面目前只处于起步阶段。杨郁霞对中国高校科技期刊进行统计时发现:22个链接有OSID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中,只有2个高校科技期刊的2019年全部论文融合了链接音频的二维码,其余20个高校科技期刊只有少量论文融合了链接音频的二维码,而链接视频的二维码更少,全部期刊中只有4个此类二维码[4]。

  三、新媒体出版对学术期刊知识传播的影响

  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既要一如既往地重视内容生产,又要重视知识传播。出版单位实现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除了应在学术论文撰写层面对数据、图片的质量要求很高,还应对研究者的具体研究过程中所需的数据、图片等资料有较高要求[5]。虽然传统出版物在知识传播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特别是覆盖面,造成读者难以对所需资源进行实时、有效的,而资源的便捷程度、资源的质量水平均会对学术期刊知识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带来很大的影响[6]。与传统出版不同,新媒体出版能够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精准挖掘知识、细致整理数据,并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快速出版。待出版完毕之后,读者可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这些资源,并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可将其应用到研究中。由此可见,新媒体出版视域下的学术期刊知识传播可让读者便捷地优质资源,为读者进行科学研究带来较大的便利。新媒体出版并不局限于推动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也旨在吸引更多的读者学术期刊、阅读学术期刊,进而推动学术期刊的可持续性发展[7]。整体而言,新媒体出版视域下的学术期刊知识传播更多地体现在资源的提供上。首先,学术期刊通过新媒体出版能够为读者提供大量的数据、图片资源,甚至影像资源,这是传统出版无法做到的。其次,因为新媒体出版具有传播途径网络化的特点,能够让读者便捷地资源,所以新媒体出版对学术期刊最直接的影响是较好地推动了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进程。当然,新媒体出版既然是一种新兴出版形式,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缺陷,出版从业者不能因为新媒体出版具有传统出版没有的优势就忽略其不足,而是需要正确面对,兴利弊害。值得注意的是,传播的知识质量才是决定学术期刊发展的主要因素,新媒体出版只是让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效率最大化,出版人员切不可顾此失彼、不分轻重。

  四、新媒体出版视域下强化学术期刊知识传播的具体措施

  1.激励作者主动参与新媒体出版的制作与提交

  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的工作人员较少,且日常事务较多,很难有精力投入视频摘要、图文摘要、播客等新媒体出版的制作与提交工作,还是需要作者充分参与。但目前很多学术期刊出版机构都没有形成较好的激励机制,也鲜有作者通过制作与提交新媒体内容而获得实质益处。鉴于此,笔者建议,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作者予以激励。第一,科研工作者所撰写的每一篇学术论文背后都凝聚着辛勤研究的汗水,他们通常持续研究数月,甚至数年。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应大力宣传新媒体出版对知识传播的好处,力争让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意识到参与新媒体出版的制作与提交是一项重要的义务,这也是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关键。第二,无论论文的传播是通过视频摘要,还是图文摘要,抑或是播客形式,均可让作者的研究成果被更多读者发现、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就会给作者带来更多的科研社交机会,甚至有可能会给作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项目资助或技术合作机会[8]。若作者长期坚持做这些工作,实质上就进入一个良性的反馈循环圈。如果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能让作者认同这个观点,便能较好地激励作者主动参与新媒体出版的制作与提交。第三,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参与新媒体出版的制作与提交的作者进行实质性激励,如置顶展示作者成果、为作者开通绿色审稿快捷通道等。

  2.利用微博、平台做好学术期刊的知识传播服务

  首先,微博、平台既是学术期刊知识传播的“主阵地”,又是学术期刊工作人员与读者实时沟通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应设置相关部门参与微博、平台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在信息咨询高峰时段,光靠指定的相关部门是难以应对大量读者的,此时就需要全体编辑上阵,唯有如此,才能及时sigusoft读者提出的问题。其次,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可基于微博、平台的后台接口开发一系列个性化服务新功能,如其可在后台接口开发自定义菜单,自定义菜单的界面设计须简洁,操作设计须便利,结构设计须明确,立足于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知识传播服务。再如,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可将智能客服机器人加入微博、平台,读者既可通过对话框与智能客服机器人实时沟通,又可通过输入操作命令来享受电子资源的下载、文章检索等服务。最后,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在利用微博、平台进行图文推送时需做到分门别类和有的放矢。例如,在推送“最新出版论文推荐”等消息时,工作人员切忌用太大的配图,因为部分读者在使用微博、平台浏览这类消息时都是用手机流量,若配图过大,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甚至取消这个平台。当然,也有部分读者不太喜欢学术期刊出版单位推送的图文,那么工作人员可先用纯文本信息模式推送消息,待读者通过对话框输入关键字sigusoft后,再由设定好的程序推送已编辑好的图文信息。

2024最新激活全家桶教程,稳定运行到2099年,请移步至置顶文章:https://sigusoft.com/995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激活谷谷主-小谷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igusoft.com/91266.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6月 1日
下一篇 2024年 6月 1日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