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数组指针(指向数组的指针)
数组(Array)是一系列具有相同类型的数据的集合,每一份数据叫做一个数组元素(Element)。数组中的所有元素在内存中是连续排列的,整个数组占用的是一块内存。以int arr[] = { 99, 15, 100, 888, 252 };为例,该数组在内存中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定义数组时,要给出数组名和数组长度,数组名可以认为是,它指向数组的第 0 个元素。在C语言中,我们将第 0 个元素的地址称为。以上面的数组为例,下图是 arr 的指向:
数组名的本意是表示整个数组,也就是表示多份数据的集合,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转换为指向数组第 0 个元素的指针,所以上面使用了“认为”一词,表示数组名和数组首地址并不总是等价。初学者可以暂时忽略这个细节,把数组名当做指向第 0 个元素的指针使用即可
运行结果:
第 5 行代码用来求数组的长度, 会获得整个数组所占用的字节数, 会获得一个数组元素所占用的字节数,它们相除的结果就是数组包含的元素个数,也即数组长度。
第 8 行代码中我们使用了这个表达式,arr 是数组名,指向数组的第 0 个元素,表示数组首地址, 指向数组的第 i 个元素, 表示取第 i 个元素的数据,它等价于
arr 是类型的指针,每次加 1 时它自身的值会增加 加 i 时自身的值会增加 ,这在《C语言指针变量的运算》中已经进行了详细讲解。
我们也可以定义一个指向数组的指针,例如:
rr 本身就是一个指针,可以直接赋值给指针变量 p。arr 是数组第 0 个元素的地址,所以也可以写作。也就是说,arr、p、&arr[0] 这三种写法都是等价的,它们都指向数组第 0 个元素,或者说指向数组的开头。
再强调一遍,“arr 本身就是一个指针”这种表述并不准确,严格来说应该是“arr 被转换成了一个指针”。
数组指针指向的是数组中的一个具体元素,而不是整个数组,所以数组指针的类型和数组元素的类型有关,上面的例子中,p 指向的数组元素是 int 类型,所以 p 的类型必须也是**int ***。
反过来想,p 并不知道它指向的是一个数组,p 只知道它指向的是一个整数,究竟如何使用 p 取决于程序员的编码。
更改上面的代码,使用数组指针来遍历数组元素:
数组在内存中只是数组元素的简单排列,没有开始和结束标志,在求数组的长度时不能使用sizeof§ / sizeof(int),因为 p 只是一个指向 int 类型的指针,编译器并不知道它指向的到底是一个整数还是一系列整数(数组),所以 sizeof§ 求得的是 p 这个指针变量本身所占用的字节数,而不是整个数组占用的字节数。
也就是说,根据数组指针不能逆推出整个数组元素的个数,以及数组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等信息。不像字符串,数组本身也没有特定的结束标志,如果不知道数组的长度,那么就无法遍历整个数组。
上节我们讲到,对指针变量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是根据数据类型的长度来计算的。如果一个指针变量 p 指向了数组的开头,那么 p+i 就指向数组的第 i 个元素;如果 p 指向了数组的第 n 个元素,那么 p+i 就是指向第 n+i 个元素;而不管 p 指向了数组的第几个元素,p+1 总是指向下一个元素,p-1 也总是指向上一个元素。
更改上面的代码,让 p 指向数组中的第二个元素:
引入数组指针后,我们就有两种方案来访问数组元素了,一种是使用下标,另外一种是使用指针。
1) 使用下标
也就是采用 arr[i] 的形式访问数组元素。如果 p 是指向数组 arr 的指针,那么也可以使用 p[i] 来访问数组元素,它等价于 arr[i]。
2) 使用指针
也就是使用 的形式访问数组元素。另外数组名本身也是指针,也可以使用 来访问数组元素,它等价于
不管是数组名还是数组指针,都可以使用上面的两种方式来访问数组元素。不同的是,数组名是常量,它的值不能改变,而数组指针是变量(除非特别指明它是常量),它的值可以任意改变。也就是说,数组名只能指向数组的开头,而数组指针可以先指向数组开头,再指向其他元素。
更改上面的代码,借助自增运算符来遍历数组元素:
第 8 行代码中, 应该理解为 ,每次循环都会改变 p 的值(p++ 使得 p 自身的值增加),以使 p 指向下一个数组元素。该语句不能写为 ,因为 arr 是常量,而 arr++ 会改变它的值,这显然是错误的。
2024最新激活全家桶教程,稳定运行到2099年,请移步至置顶文章:https://sigusoft.com/995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激活谷谷主-小谷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igusoft.com/92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