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s协议配置实例_is-is协议详解

is-is协议配置实例_is-is协议详解声学所提出新型水声网络移动节点接入协议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等可移动的节点可开展大范围的水下探测工作,但其在由固定节点构成的水下传感器网络中进行上行链路传输时

声学所提出新型水声网络移动节点接入协议
  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等可移动的节点可开展大范围的水下探测工作,但其在由固定节点构成的水下传感器网络中进行上行链路传输时,会加剧网络碰撞,从而导致固定节点间数据传输中断。  为不影响固定节点数据包传输,且保证移动节点及时接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水声工程中心博士生黄静与其导师、研究员黄海宁,博士迟骋等提出基于顺序调度与查询机制的多址接入控制协议(SQ-MAC),该协议具有比其他同类协议更高的固定节点吞吐量和更低的移动接入时延。  研究人员分析握手交互阶段的控制包碰撞情况,提出控制包发送顺序的调整机制以实现固定节点的成功预约;在握手结束后,根据接收端是否收到移动节点的入网请求,设计出ORDER和QUERY/START两套方案,通过QUERY的主动查询,为移动节点分配更高的优先级,保证移动节点及时入网;将数据包的传输顺序规划转化为旅行商问题,利用最大最小蚁群算法确定顺序调度。  研究对比SQ-MAC与TDMA和NP-CSMA。TDMA是常用的基于调度的协议,可为每个源节点分配固定的发送时隙,虽然能避免碰撞,但需要严格的时间同步;NP-CSMA协议是典型的基于竞争的MAC协议,在大时延和存在突发数据的情况下,可能由于载波侦听的不准确而加剧碰撞。实验结果表明,与这两种协议相比,SQ-MAC的固定节点吞吐量至少提高20%,移动节点的接入时延最多能降低90%,且移动节点的接入成功率始终大于90%。  该研究为实现移动节点的无碰撞及时入网和上行链路传输提供思路;研究人员将在此基础上,研究多移动节点高效接入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Network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的支持。  图1.所提协议时序图  图2.固定节点吞吐量  图3.移动节点接入时延

激活谷谷主为您准备了激活教程,为节约您的时间请移步至置顶文章:https://sigusoft.com/995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激活谷谷主-小谷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igusoft.com/9788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 5月 20日
下一篇 2024年 5月 20日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