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实训报告范文
嵌入式实训报告篇1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146-02 目前,我国对嵌入式领域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嵌入式系统在很多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工业自动化、医疗仪器设备、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和航天航空领域。例如神州飞船和长征火箭中有很多嵌入式系统,神州飞船从原来神州一号到神州十号,还有登月探测器嫦娥一号到嫦娥三号,其系统中都有大量的嵌入式系统。并且,嵌入式系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生活中,所有带有一点“智能”的家电,例如电脑电冰箱、电脑电饭煲、电脑豆浆机等都是嵌入式系统,另外,日常常见的IPAD、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智能手机等都是嵌入式系统[1]。为此,国内外各大院校也纷纷开设了嵌入式系统方面的课程,并且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放在首位。 本文对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学院自动化专业《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实验课程的教学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的课程实验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能成为真正的嵌入式人才打下了重要基础。 一、“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简介 1.从嵌入式系统定义和特点。嵌入式系统是设计完成复杂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并使其紧密耦合在一起的计算机系统。术语嵌入式反映了这些系统通常是更大系统中的一个完整的部分,称为嵌入的系统。嵌入的系统中可以共存多个嵌入式系统。或者可以简单定义为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应用系统即为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包含有三个特点,即嵌入性、内含计算机和专用性。 2.嵌入式系统的组成。系统包含硬件和软件,其中硬件包含嵌入式处理器和硬件设备,软件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应用程序[2]。嵌入式系统集系统的应用软件与硬件于一体。嵌入式系统的嵌入式处理器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嵌入式DSP处理器和嵌入式片上系统(SOC)。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有:嵌入式Linux,Win CE,VxWorks和μC/OS-II。 二、“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实践项目 1.课内实验。课内实验是让学生熟悉实验教学系统和开发环境,完成基础实验的编程和验证工作。所使用的开发板是周立功公司的LPC2131的开发套件,能完成一些硬件的基础实验。包括GPIO口输入输出实验、外部中断实验、定时器实验、UART实验、I2C实验、SPI实验、PWM脉冲宽度调制、AD/DA实验、RTC实时时钟实验、低功耗实验等。通过基础实验的学习,学生掌握ARM7的开发环境的使用和ARM7的硬件的功能[3]。然后把UC/OS-II操作系统也作为程序设计的一部分,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设计用户程序,使学生熟悉嵌入式开发环境,全面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在实践中锻炼设计和开发嵌入式系统的能力。 2.课程设计。在学期末集中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主要完成以ARM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最小系统及其扩展模块设计。实验设备采用ARM LPC2131开发版,考核方式为软硬件验收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在学生熟悉了ARM的开发环境和基本的实验程序之后,会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课题,给学生布置多个课题,学生可根据兴趣进行选择,三人一组。如:基于ARM的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控制设计,自动窗帘控制器,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基于ARM的工程车控制系统设计,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等。 下面以红外自动感应窗帘为例,介绍学生课设自己动手所做的工作。首先,学生根据课题功能的要求,确定系统控制方案。《自动窗帘控制器》课题要求系统能根据环境因素自动打开或关闭窗帘。因此学生可确定出如图1所示的控制方案。系统包括LPC2131最小系统、温度和光强检测、键盘输入、液晶输出和步进电机驱动等模块。 在此方案的基础上设计系统硬件,进行器件选型和原理图设计。温度检测选用DS18B20,光强检测选用光敏电阻,键盘采用独立按键,液晶显示选用LCD1602,步进电机选用28BYJ-48型步进电机,其驱动选用ULN2003。由此得到的系统原理图如图2所示,并要求学生在此原理图基础上做出硬件实物。 而后就可以进行软件的编程和调试了。软件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最后通过软硬件的联合调试,实现系统所要求的功能,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3.创新训练项目。在校大学生每年都可以参与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该类项目主要由4~5名学生完成,由一名老师指导[4,5]。创新训练项目申请时要对项目实施的目的和意义、项目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项目实施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和经费预算等进行陈述。重点是项目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对项目的申请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原来单纯的依靠兴趣来动手实践,转变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以解决问题为驱动的方式来学习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际的工业企业问题更为接近,也可以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毕业设计。此外,每年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学生以嵌入式系统设计方面的题目作为他们的毕业设计课题,如,基于ARM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嵌入式多功能轮椅控制系统设计、嵌入式鱼塘水质监控系统的设计、基于ARM的道路清扫车控制系统设计、嵌入式语音控制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等等课题。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动手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6],该课程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创新训练项目、毕业设计等方面实践项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有一技之长,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成为企业需求的嵌入式应用型人才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振宁.嵌入式教学实验系统的应用与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5. [2]曾洁琼.ARM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研究与探讨[J].时代教育,2014,(6):117,140. [3]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统实验教程(二)[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4]王恒,张燕,钟丽娜.“ARM控制器实用技术”课程教学探索[J].物联网技术,2015,(6):106-108. [5]许童羽,陈春玲,孙国凯.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嵌入式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13,(4):74-76. 嵌入式实训报告篇2 关键词:会计;实训;嵌入式;优势;任务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一、嵌入式高校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企业经营管理也经历了新的变革,主要表现为企业从追求利益最大化转为追求价值最大化,员工从被动工作转向了自我管理,各种新型概念理论受到国内外企业的追捧,因此建立嵌入式高校会计实训课程能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2.发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激励作用 企业信息化管理要求高校对会计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开展嵌入式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会计并不是独立于企业其他部门的孤岛,而是可以用于其他业务读取的工具。 3.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采用嵌入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有着重要作用,这也是企业发展的要求。嵌入式教学模式有三个层次,分别是笔试基础学习、综合实验和创新性设计,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验的同步。 二、嵌入式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重点任务 1.丰富与完善会计综合实训教学内容 丰富且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是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基础,这一任务也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①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完善;②按照人才培养要求布置教学内容和下发文件;③以ERP为平台开发实训系统;④更新培训数据,提升实训效果。 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嵌入式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建设需要组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要完成这一任务,可以从完善学校资源建设入手。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其次,开设网上课程论坛,让学生能够进行相关专题讨论,实现经验分享,互助答疑;同时还可以邀请名师授课,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最后,还需要针对相关问题展开调研、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 3.加强实验教学评价改革 高校要完善评分模式,即在现有的计算机评分基础上,改进评分点和评分标准,增加考勤评分、实验报告评分、案例答辩等多项内容,使之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成绩。 三、嵌入式综合实训课程的优势 1.可提高会计岗位能力 嵌入式教学模式除了在原有会计核算能力中增加了职能培养内容,还增加了财务分析、预算、审计等模块,可以说重构了实验内容,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的综合发展水平,符合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有利于快速提高会计岗位能力。 2.有利于为社会输送高级会计人才 综合实训课程注重对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嵌入式培训模式能够将整个项目嵌入整个专业中,使价值观、人际交往技能、组织技能能够以项目形式嵌入进来,使得综合实训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该实验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引入答辩机制,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 3.有利于提高该课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嵌入式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就会增加一份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并构建相对应的知识体系。 4.有利于解决会计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嵌入式高校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倡导将行业经验融入教学活动中来,可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解决了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值得研究与推广。 嵌入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等技能,也是锻炼师资队伍的有效措施,符合现代会计专业教学要求,体现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优势,是提升学生会计职业技能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周海涛.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整体改革实验研究[J].才智,2013(34). 嵌入式实训报告篇3 为了与兄弟院校交流,更好地促进精品课教学工作,现将我们课程建设的情况汇报给各位老师,以共同促进精品课程的发展。 精品课的创新点 该精品课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提高学生创新性培养。该精品课是以当前嵌入式技术的主流方向和技术特点为主要内容,具有技术先进、涉及领域宽等特点。通过本课程学习,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新技术应用到不同领域。对此,我们尝试采取了相应的考试方法,要求学生期末递交实验报告及创新课题立项报告及闭卷考卷,综合评定成绩。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本课程的学时32 学时;讲课16学时;实验16学时。从学时安排加强实验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锻炼。提供学生良好的实验条件及设备。 把教学内容与各种竞赛紧密配合。使学生能把学来的内容尽快地应用到竞赛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另外也为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提供良好基础。我们在此课的基础上组织兴趣小组活动。为选拔组队参加各种竞赛提供基础。学生通过活动提高了合作能力及团队精神。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与人交往能力。通过几次竞赛中学生的表现,我们发现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欠佳。尽管有好的创意,但不能很好地展示给听众。所以,我们通过报告问答等形式加强学生表现力。 教学内容与世界知名大学同步。积极跟进世界知名大学教材及课件内容,经常与知名大学联络交流,参加各种高层次学术活动,把最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 教学内容与最新技术同步。始终保持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紧跟当前嵌入式技术的主流方向和技术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教学软件包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宽口径、基础性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教学方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网上提供教学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参考文件,便于学生学习。在课堂教学之外,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从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种全国、亚太及全球性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实验内容具有基础性和创造性。 媒体课件及教材系统化。几年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本科生、硕士生及不同层次的教学课件,已经有两本相应教材出版。 不断完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基地建设,务求实效,把有限资金合理使用。扩大学生直接参与的范围及时间,做到每人一套独立完成,提高独立工作能力。 不断加强与著名企业之间的联系。在巩固与原有大型企业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合作范围,派出实习学生,加强合作科研,为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提供充实材料。 做好精品课教材建设。与精品课配套的教材已申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教材暂定名《嵌入式操作系统实用教材-基于Windows CE》。该教材在多年教学课件基础上加以改进编写,教材内容与课件内容相配套,便于学生阅读。 建设好教学网站。在原有教学网站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增设习题、考题、教学课件、试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及教学相关软件、硬件资源。 精品课程相关教材介绍 精品课程相关教材正在编写中,该教材已申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教材暂定名《嵌入式操作系统实用教材-基于Windows CE》。 该教材是为电子类和非计算机本科学生学习嵌入式操作系统编写的。教材本着实用性强、内容简练、通俗易懂原则,以Windows CE为例,介绍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嵌入式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及经验。 学生在学习阅读本书之前,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熟悉C 语言程序设计、对计算机基本原理有初步了解即可。 教材主要章节: 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 第二章 Windows CE系统结构 第三章 模型、进程和线程 第四章 内存管理 第五章 存储管理 第六章 设备管理 第七章 用户界面与图形子系统 第八章 应用程序设计 第九章 Windows CE 6.0简介 第十章 VxWorks简述 第十一章 PXA255 概述 主讲教师个人简历及成果 王金刚,1970-2005年在天津大学电信学院任助教、讲师、教授。 担任过课程: 本科生主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专业英语、电子线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嵌入式系统等; 2002-2005年担任本科生主讲课程“嵌入式实时系统原理”课程(100人选修/每年); 2006年担任本科生主讲课程“嵌入式实时系统原理”课程 (120人必修)+(100人选修)。 硕士生课程:2002-2005年开始担任硕士生主讲课程“嵌入式实时系统原理及应用”(30人选修/每年)。近五年来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研究,尤其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选取,优秀本科学生的选拔及本科学生参加各种嵌入式系统大赛的培训等作了深入研究。 负责组织学生参加了Intel支持的“2004年嵌入式系统专题电子大赛”,并获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 负责组织学生参加了Intel支持的“2004年嵌入式系统专题电子大赛”,并受聘为大赛评委。 负责组织学生参加了“2005年微软支持的嵌入式系统挑战赛”。 2006年带队参加“微软嵌入式大学生竞赛”,进入世界前三十名,到美国西雅图参加决赛。 近五年主持了六部关于嵌入式系统的编著、译著及教材的编写,在2003-2004年间已陆续出版。 有六篇论文被EI收录、五篇论文被ISTP收录。 近五年关于教育教学的立项及成果: 1.2005年度“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 2.国家发改委-微软联合推出的“国家发改委-微软嵌入式系统教学包”嵌入式系统原理部分编写(微软-国家发改委),2005年; 3.微软“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优秀课程建设”项目(微软),2004年; 4.“嵌入式系统教材建设立项”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已出版(天津大学立项),2003年; 5.“嵌入式系统课程建设”项目(天津大学立项),2003年; 6.获得Intel公司的“Intel大学计划”支持,2003年; 7.获得美国风河公司的“大学伙伴”支持,2002年; 8.“电路分析基础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软件”项目(天津大学立项),2003年; 9.“电路分析基础双语教学”项目(天津大学立项),2003年; 10.“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天津大学立项),2002年; 11.“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教学软件获天津市教委三等奖(天津大学立项),2002年; 嵌入式实训报告篇4 1.信息素质教育内容的个性化 由于学生受教育程度和个性化差异,每个人的信息素质水平不同。宋爽等根据高校学生信息意识的强弱、信息能力的大小和学习动机的不同,将学生划分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将信息素质教育划分为普及型、专业型和拓展型[2]。 普及型信息素质教育主要针对信息意识不强、信息资源了解不充分、信息工具应用能力不足的学生,帮助学生开始理解信息时代的特征及信息社会的本质,在心理上增强对信息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全方位地了解这个世界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专业型信息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针对信息的认知和态度层面以及信息处理技术、能力层面的内容,比如信息理论、阅读方法、信息分析方法、情报资源的评价等;拓展型信息素质教育将专业教学目标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批判思考的能力,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信息技能应用到其主修的学科领域中去。 2.信息素质教育形式的个性化 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形式很多,主要有新生入馆教育、文检课、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专题培训讲座等。图书馆可以根据各种教育形式的特点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开展适合本校学生的个性化信息素质教育。 2.1新生入馆教育 新生入馆教育对象主要是大一新生,他们刚刚步入大学,对图书馆了解较少,教育内容主要是介绍高校图书馆的基本概况,图书馆的入馆须知,图书馆服务内容和各层布局,纸质文献的借还规则,电子资源数据库的检索利用,电子阅览室和信息共享空间如何利用等,从而使学生能够尽快、更好地利用图书馆,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服务。新生入馆教育主要采用面授培训和动态视频的形式。 2.2文献检索课 文献检索课一门讲述如何查找与利用科技文献资料、社会生活等动态信息的方法与技术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以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为基础,介绍因特网上各类电子信息资源的内容和检索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熟练地掌握查找和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资源的技能,增强现代信息意识和研究能力、提高文献以及自如地利用各种图书馆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 2.3专题培训讲座 图书馆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讲座,讲授人员可以是图书馆员,也可以是图书情报方面的专业人员,讲授有关图书馆学、信息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该学科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此外,还可以开展其他专业培训,如请数据库商委派专业人员进行一些常用综合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培训等。 2.4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 要真正实现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仅仅通过图书馆的入馆教育、讲座与信息检索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还必须与专业课老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合作,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主动的、专业的、到身边的泛在服务。 国内有关人员对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实践进行了研究,李玉花[3]从服务于教学出发,探索图书馆分层次嵌入教学服务之模式,提出图书馆学科馆员要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嵌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将学科服务嵌入教学课堂、将主题技能讲座嵌入教学实践、将个性化服务嵌入教学研究等,为高校中有不同信息需求的人员提供分层次服务。陈全松[4]对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对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内容、方式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深化学科服务的建议,即:加强用户研究、整合信息资源、建设交流平台、丰富服务手段、提高嵌入式馆员素质、健全运行机制6点建议,为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提供了参考。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与教师合作开展的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尚未全面普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学科馆员主要采用的是部分参与式的嵌入模式,采用全程参与式的嵌入模式很少。学科馆员和教师的合作程度还有待加强。 2.5在线信息素质教育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就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互动式网络教学的方式来培育和提高用户的信息素质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学生不再是接受被动地填鸭式的学习,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使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课程设计,更加突出了个性化教学。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我国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主要是借助图书馆网站一些文献检索课件、教学大纲和数据库的介绍等,在内容上着重于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缺乏有关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5]。大部分图书馆没有专门的信息素质教育平台,教育内容主要分散在图书馆网站的“读者培训”、“教学与培训”、“服务指南”、“培训园地”、“图书馆利用指南”和“新生入馆教育”等栏目下,内容比较分散,只有少数院校建有专门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图书馆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媒体形式简单,大多是以PPT、PDF、HTML或DOC文件形式存在,缺乏音频、视频教学媒体。 嵌入式实训报告篇5 关键词:中职;嵌入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3-3143-03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of the Embedded System (Software Oriented) Tal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Take Dongg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as an Example LIU Meng1,2 (1.Dongg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Dongguan , China; 2.Dept. of Computer Science,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 China) Abstract: The society has a strong need for embedded system talents at present, an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re training qualified primary embedded system talents to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oftware major in our school, analyses the possibility of training the embedded system(software oriented) talents in our school, raises the location of the embedded system talents training, and preliminarily discusses the setting up of the related cours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lated laboratory.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mbedded system 1嵌入式人才需求现状 据腾讯网[6]报道,中国软件行业人才培养布局不够合理,导致软件业整体低端人才过剩,高端人才缺乏,高端人才中的嵌入式开发人才更是奇缺。据统计,随着嵌入式的应用越来越热,嵌入式已经成为目前最有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嵌入式人才缺口更高达每年80万。 嵌入式系统主要应用在一些低成本,实时响应高但是硬件资源(存储器、处理器等)又比较有限的设备上。随着智能家电越来越普及,嵌入式更加重要。日常所用的手机、PDA、数码相机、机顶盒、汽车电子、家电控制系统乃至医疗设备等等都是嵌入式系统的典型应用。大力发展嵌入式技术是对技术潮流的顺应,同时对我国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嵌入式系统人才匮乏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这又成为影响我国嵌入式发展的瓶颈,企业经常高薪却招不来合适的嵌入式人才。 2我校软件专业现状 我校自2002年开设软件专业至今已有9年,9年来软件专业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我校软件专业有辉煌的历史,软件专业为我校为数不多的省级重点专业,中间经过多次复评,至今仍为省级重点专业,并于今年开始“3+2”学制的软件人才的招生和培养,充分体现了上级领导对我校软件专业的肯定和重视。然而这些掩盖不了软件专业尴尬的事实,作为曾任多个软件班班主任的专业教师,据了解,这些年来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甚少,被社会所认可的很少,甚至学生对自己的软件专业都有所怀疑。我校软件专业现开设的课程无法体现软件专业的特点,学生也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到底是应用呢,还是网络呢,还是软件开发呢,一片混沌。为改善这种状况,体现出真正的软件专业的特色,培养社会紧缺IT人才,让学生实现自我,成就自我,超越自我,本人撰写本报告,将从嵌入式人才分类,嵌入式人才培养(软件方向)需要的课程,我校开展嵌入式人才培养(软件方向)的可行性分析,我校的师资现状及对策,实验室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嵌入式人才(软件方向)的培养计划。 3嵌入式人才分类 嵌入式技术既需要硬件技术更需要软件技术,因此嵌入式人才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人才是偏硬件的、他们往往是电子、信息等专业出身,主要从事硬件设计以及与硬件关系较为密切的底层软件开发、初级硬件驱动等。他们对硬件特别是原理以及接口等技术较为熟悉,但对嵌入式操作系统等复杂软件系统却力不从心。 另一类人才是偏软件的,他们往往是软件开发、计算机等专业出身,主要从事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操作系统之上的软件开发(比如现在较为流行的Android以及iOS平台的手机软件开发),嵌入式硬件的设计大同小异,关键在于软件功能的区分,这在手机、导航仪、平板电脑等上面体现的尤为突出,嵌入式软件开发是嵌入式设备增值最关键的一环,也是目前嵌入式开发最主要的工作,嵌入式设备功能越强,越复杂,嵌入式软件作用就越大,这也是大势所趋。 4嵌入式人才培养(软件方向)所需课程 4.1 ARM处理器原理与应用 这是一门嵌入式硬件基础课程,嵌入式开发是软、硬件结结合的技术,嵌入式软件人才必须对ARM处理器的原理和接口有较为充分的理解,若不理解处理器的工作原理,根本无法控制硬件工作,更谈不上写出既能够节省内存又能够高效运行的代码以及驱动程序,熟悉ARM处理器是目前很多嵌入式开发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4.2嵌入式操作系统类课程 目前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不外乎以下三种:ARM+WinCE,ARM+LINUX,ARM+Vxwork。 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有:Vxworks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Windows CE操作系统。WinCE的实时性稍差,其它两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实时性都较强。从事嵌入式开发的人才至少要掌握一到两个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使用。下面对三个系统进行简要介绍。 1)Vxworks操作系统,Vxworks出现较早,具有实时性很强,响应时间短、并且内核占用空间很小,可靠性较高等特点。但Vxworks价格很高,一些小公司或小产品中往往用不起。 2)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Linux可谓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操作系统,Linux不仅在服务器方面占有的份额逐渐增长,而且在嵌入式操作系统方面的应用也独占鳌头(特别是Android操作系统)。Linux是自由软件,它免费、开源、应用丰富、用户较多,应用在嵌入式产品中会显著降低成本。缺点是其不是微内核的,实时性不强,另外熟悉Linux的人太少,开发难度稍大。 3)嵌入式Windows CE操作系统,嵌入式是目前最具“钱景”的应用,微软公司当然不会放弃这块蛋糕,虽然WinCE问世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已经快速占据了界面要求高或者开发速度快的应用场合,如PDA、手机、显示仪表等。WinCE目前主要开发平台主要为WinCE Platform Builder,是典型的VC++环境,学过Windows程序设计课程的同学接受起来都不会有多大难度,开发环境方便快速,有微软的强大技术支持,WinCE开发难度远低于嵌入式Linux。 4.3嵌入式开发的其它相关软件课程 搞嵌入式若能熟悉嵌入式应用的一些主要领域,这样的人更受企业欢迎。主要的相关领域包括: 1)数字图像:主要是应掌握MPEG编解码算法和技术,在如高清电视、数字机顶盒、MP5,蓝光DVD等方面有较为丰富的应用。 2)通信协议及编程技术:目前多数嵌入式应用都要用到互联网特别是无线上网,这要求开发者掌握TCP/IP协议和无线通信(802.11、Bluetooth、GPRS等)协议。 3)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数字证书CA等。 4)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DSP)即DSP处理器通过硬件实现数字信号的高速数据采集、压缩、解压缩、通信等处理算法。 4.4嵌入式开发的相关硬件基础 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从事嵌入式软件开发,像数字逻辑、ARM处理器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硬件课程是必须的。另外,汇编语言、C/C++、数据结构和算法、特别是操作系统等软件基础课也是十分重要的。 5我校开展嵌入式人才培养(软件方向)的可行性分析 我校的现状可以选择ARM+WinCE,ARM+LINUX。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系统的嵌入式人才培养(软件方向)必须开设以下课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ARM处理器原理与应用、C/C++语言、数据结构、Linux操作系统、Linux软件开发、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软件开发、嵌入式程序开发、基于ARM的应用开发等专业课程。有的老师可能一看到这样的课程设置就皱眉头了,诸如这也太难了吧,我们的学生素质如何能学得了这样的课程等等言论就来了。但事实上以上课程除了嵌入式微处理器结构、Linux软件开发、Windows软件开发这三门课我校软件专业没有开设过,其它的课程我校全部都曾经开设过。而Linux软件开发或者Windows软件开发这两门课,比起我们曾经开设过的VB、Delphi、C#甚至Oracle难度又高的了多少呢,在掌握了C/C++语言的基础上甚至难度还要小一些。另外我校在进行3+2模式招生之后,软件专业的生源素质明显提高,完全可以克服这个问题。 另外嵌入式人才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我们可以进行嵌入式人才培养(软件方向),因为嵌入式技术一旦入了门之后,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方向(如网络、图像处理、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开发等),此后工作范围以及专业技术范围也较为固定,时间长了这些东西会越来越有经验,做嵌入式系统的公司,都有自己的产品计划,有自己的产品生命周期,产品更新有自己固定的节奏。他们开发的产品通常具有通用性,很少会因客户的不同而修改。而不像传统的软件开发人员,开发平台更新了,你要学新技术,用户的需求变了,你要重新开发系统,疲于奔命,重复劳动。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一旦入门以后,只会越来越有经验,越来越被人重视,而不会像传统软件开发人员职业生涯短、更新快。我校的嵌入式人才培养就可以定位为“领进门”。 6我校的师资现状及对策 我校目前就上述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C/C++语言、数据结构、Linux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等课程可以胜任的师资很多,很多教师以前上过这些课程。比如尹桂萍老师、金惠萍老师、刘建老师、陈韦华老师都分别上过以上课程。至于ARM处理器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程序开发、基于ARM的应用开发等课程,我校电子科组的谭乃抗老师、周淑彦老师他们都讲授过单片机、PLC等相关课程,相信完全可以胜任嵌入式微处理器结构这样有关的课程。而嵌入式程序开发、基于ARM的应用程序开发两门课程则需要师资的培训和进修。即以我校目前的师资是完全可以胜任嵌入式人才培养(软件方向)的课程教学。但关键的问题是以上教师都没有相关的嵌入式开发经验,这个在嵌入式人才培养和实训中很重要。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就目前来看可以有三种途径可以解决,第一、参加培训,比如“中嵌教育”,这是一家专门从事嵌入式人才培养的机构。我们可以将教师派出去培训,系统的学习嵌入式开发相关课程。第二、到从事嵌入式开发的企业顶岗实习,这样的企业比较多,比如华为、中兴、诺基亚等大型企业,从事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小型企业在珠三角就更多了,只是这个目前有点不现实,因为各个嵌入式开发公司他们的产品、技术都涉及到知识产权或者行业机密,不会接受我们完全没有相关经验的老师去顶岗实习,但事如果我们的老师经过嵌入式开发的培训,然后再从事相关课程教学一段时间,挑上一些优秀的学生一起去实习是比较有可能的,因为毕竟现在嵌入式人才还是相当紧缺的。第三、引进高水平的嵌入式人才,当然这要求学校的领导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因为高水平的嵌入式人才在企业可以有几十万的年收入,如何留住这样的人才让他们服务于教学,这是关键。 7实验室建设 这是一个专业设置或者人才培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嵌入式系统的课时分配中,建议基础理论课程占总课时的1/3,验证性实验课占总课时的1/3,综合应用实训课占总课时的1/3。可以看出实验室对嵌入式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我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来满足学生的实验实训课程需求。比如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C/C++语言、数据结构、Linux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等课程现在的实验室无需添加任何设备即可完成教学实践任务。而嵌入式微处理器原理性实验、以及嵌入式程序开发和基于ARM的应用程序开发,则必须建设新的实验室,购买新的ARM7或者ARM9微处理器芯片,以满足实验要求。至于UCLinux操作系统教学和ARM集成开发工具ADS则可以仿照现在操作系统类课程在虚拟机VMware下进行。 8结束语 嵌入式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分支。社会对嵌入式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面对巨大的就业竞争,如何从容面对社会,让学生掌握一项受益终身的技术,成为一名高端、紧缺的人才是我们的责任。职业学校应发挥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作用,向社会提供合格的初级嵌入式人才应当成为我们的使命。以上是本人结合学校的软件专业现状和社会上对嵌入式人才的需求,探讨了在我校进行嵌入式人才培养的可能性,以及培养人才的定位,初步探讨了课程设置和实验室建设,一些想法还不够成熟,希望这些能对我校的软件专业发展起一些推动作用,为嵌入式人才培养做一点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平勇,游磊,苏长明.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5):95-98. [2]丁辉,姚庆文.高职开设嵌入式应用技术专业的思考[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6-10. [3]梁盛.浅谈高校嵌入式实验室的管理[J].科技信息,2011(11):197. [4]欧阳禹,季嘉.高职院校嵌入式系统教学实践[J].正德学院学报,2006(6):37-39. [5]赵宇枫,张波.嵌入式技术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研究与设计[J].科技咨询,2011(12):8-9. 嵌入式实训报告篇6 目前,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专业实训课程内容、专业实训课程考核模式、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的一些改革措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实训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 专业实训;教学改革;考核模式;实训基地 作为工科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专业实训是我校在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新开设的实践课程,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通过专业实训,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亲自动手完成电子电路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及运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重要意义。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训课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研究适合我校学生的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很有必要。 一、电子类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多数学生对于该专业的应用不是很清楚,普遍存在盲目学习、被动式学习,为考试而学习等问题。 (二)实训项目内容单一电子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目前的实训项目内容单一,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1],阻碍了专业实训课程的发展。 (三)实训课程成绩评定细则不明确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无法通过考试来评定。专业实训课程一般要求学生做出实物,因此,教师往往是看最终的实物有没有做出来,而忽略了平时学生的考勤、纪律、态度、实习报告等因素。成绩评定没有具体的准则,缺乏公平客观性,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实训教学缺乏创新意识国内的大多数院校都采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课后进行实验教学的模式,但大多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是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缺乏创新意识。 (五)实训实践任务多、时间紧、学生人数多、带领实训的教师人手少当前,专业实训还存在着实训实践任务过多,而且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的问题,使得实训达不到预期目的。由于学生人数多、带领实训的教师少,使得实训实践无法有效落实,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无法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实训效率较为低下[2]。 二、专业实训课程内容改革 专业实训内容的选取非常重要,选取的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实训内容进行创新设计。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接受能力的差异,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实训内容[3]。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电路设计的原理,还提高了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电信专业主要是移动通信实训课程,包括:移动通信基础、无线网络优化硬件设备、无线网络优化,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3G技术和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功能部件,了解室内分布系统及天线,认识光纤实物,掌握激光笔的使用等。测控专业主要是物联网传感器控制实训课程,主要内容包括:ZigBee基础知识、无线数据传输、无线远程控制、QT开发环境搭建等,目的是让学生了解ZigBee协议的基础知识,掌握IAR开发步骤及方法,能够独立完成IAR项目建立。电子专业主要是嵌入式系统实训课程,包括:嵌入式开发基础、Linux系统程序设计、ARM原理与应用、Linux内核驱动开发与调试,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了解实时操作系统、ARM工作原理及常见汇编指令。 三、专业实训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 大部分专业理论课主要以作业考核、到课率考核和期末卷面考试考核为主,部分课程除了上述三部分外,还增加了课堂笔记考核、学习内容总结、小论文等过程性考核。实习实训课程考核主要以实习实训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实习实训总结报告考核和实习实训期间纪律、考勤、态度考核为主。这样可以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全面考核,更加客观合理。 四、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对于更好地开展实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已经和一些电器集团公司、航空仪表公司、通信公司、技师学校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为学生毕业找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当然,除了校外的实训基地外,校内也有电子工艺实习基地及专业实验室等实习基地。 五、结语 电子类专业实训实践教学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实训实践教学效果是每个工科专业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思考、多探索,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晗,陈灵敏,刘银萍.工科院校电工电子实训教学问题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6):142-143. [2]王春霞,耿大勇,朱延枫.电工电子实训实践教学的几点改革措施[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13-115. [3]程烨.电子实训课教学实践的创新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5(2):96-97. 嵌入式实训报告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性人才嵌入式课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04-03一、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现状和问题 在21世纪的后PC时代,嵌入式技术及产品已成为信息产业研究和应用的热点。近年来许多高校的电子、自动化及计算机、通信等专业针对市场需求纷纷开设了针对32位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课程。但由于嵌入式系统教育发展历史不长,各高校在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编排上,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第一,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嵌入式系统课程涉及内容庞杂,培养的是软硬件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有较高要求。 第二,嵌入式系统课程一般都脱胎于传统的自控、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专业领域,为了通用于这些专业下的嵌入式技术教学,市面上的教材和实验指导书的内容设计都力求面面俱到,缺失了专业的针对性,其中又以偏硬件居多。 第三,传统的高等教育偏重于理论的传授,而嵌入式技术学科交叉性强,实践比重大,学生若在实践应用上没有得到良好的锻炼,则无法较快胜任嵌入式工程师的职位。 独立学院作为公办民营的应用型本科,学生整体理论底子薄,学习起点低,可同时又不乏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等潜质。独立学院如果简单地套用“一本”院校的嵌入式系统课程设置,则将面临更为棘手的挑战,也不能反映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 笔者所在的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于2009年在软件工程专业开设了嵌入式系统课程。在前期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围绕理论知识授课,往往内容枯燥,无法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作为辅助的实验课内容,主要完成的是实验箱附带的验证性实验,缺乏探索性和开放性,制约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嵌入式技术覆盖了软硬件的多项领域,而软件工程专业下嵌入式技术培养的定位应该是嵌入式产品及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产品维护与技术服务的软件工程师。我们如果没有对通用的教学内容进行裁剪和主次区分,既不能突出培养的重点,也不符合工程实践教育专而精的思路。 二、适合独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探索 根据市场调研,嵌入式产业人才结构中需求量最大的还是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相关技术人员。因此从独立学院的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出发,首先我们明确了软件工程专业下的嵌入式系统学习应在熟悉硬件的基础上,以软件学习为重点。目前32位嵌入式系统其软件设计都已经进入到依托对应的软件设计平台应用高级语言开发的时代,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没有学习过单片机课程,但先修过“微机原理与接口”,并且系统学习过Linux,因此侧重于学习基于操作系统的驱动编程或者上层应用是可行的。 其次,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我们采用“基础实验+综合实训”来驱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其特点在于不再以理论知识为主线,而是以案例实践为主线,按照应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编排,通过实例解读来推动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深入。就此,我们从改善实践环境,调整实践内容和强化实践驱动三方面着手进行了课程建设。 (一)改善实践环境 改善实践环境的目的在于把传统相对封闭的实验教学变革为开发式的实验教学,使得学生拥有良好的实践条件,激发他们学习技术的热情。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设备配置 我们通过几次追加硬件设备投入,前后共配置了可容纳四十人的嵌入式技术实验室两间,分别为嵌入式课程实验室和嵌入式创新实验室。前者用于课程实验,后者用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购置基于S3C2410 芯片系列的ARM9教学实验箱40套,PC机80台以及一系列GPRS、GPS、传感器、RFID射频、视频摄像头等实验模块,并购置了若干台最新的ARM11教学平台, Atom凌动平台和Android 3G开发平台,专门用来承担课程的教学和实训。 2.开放时间 除正常课程教学之外,实验室在课外时间也对学生开放,保障学生有充足的动手操作机会。 3.开发环境 所有PC机均通过虚拟机安装上Linux,配备齐全的软件开发环境,并接入互联网,旨在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技术社区等方式主动搜索、学习本课程相关知识。 4.开发板租用计划 实验室另外采购了三十套价格低廉的嵌入式开发板,允许选修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同学在完成相应手续的条件下,租借开发板,以此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设计。 (二)调整实践内容 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成长应该是从理论到实践,实践反馈理论的螺旋上升过程。本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划分了“学习”、“演练”、“提高”三个阶段,它们分别对应了三个层面的实践过程:基础实验、综合实训和作品设计。 1.基础实验 这部分实验是整个实践环节的基础部分,案例规模相对较小,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熟悉ARM嵌入式软硬件的基础开发流程。实验紧跟理论教学进度,以单实验为基础,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由于课程面向的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对前期依据实验箱配套资料而设计的实验内容进行了调整,削减了之前关于32位处理器架构、ARM指令集、ADS汇编程序等部分知识,去除了JTAG仿真调试和无操作系统下的ARM接口驱动开发,扩充了基于嵌入式Linux的ARM接口驱动开发,并添加了嵌入式数据库SQLite的应用内容。 2.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让学生完成一个综合的课程设计。这部分任务以大作业的形式进行,题目是在开学后的几周就分配下去。内容综合整个课程的知识,并要求尽可能利用实验设备上的硬件资源。目的在于让学生从课程开始就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完善和落实项目计划,并将多个知识点相融合。这类题目有: 基于嵌入式Linux的自动温控系统 基于CGI的远程灯光控制 基于嵌入式的指纹签到系统 基于RFID的图书自助借阅系统 基于嵌入式Linux的智能防火防盗系统 …… 以自动温控系统为例,我们要求利用实验箱的设备,实现一个基于嵌入式Linux的模拟温控系统。该系统涉及的知识点有Linux下的字符设备驱动,S3C2410的GPIO驱动,S3C2310的中断驱动,AD驱动,数码管驱动和PWM驱动。这些知识点均分散在基础实验中,在掌握各个部分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编程集成即可实现整个系统,并且实现过程也增加了探索性和趣味性。 3.作品设计 作品设计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或嵌入式竞赛进行,项目一般要求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且最终实现一个成形的作品,课题可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或兴趣自行选题。这一层面的实践,实验室除了提供实验平台,还提供配套的接口模块,目的使学生能够综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出完整的嵌入式技术方案,并提前积累项目开发经验。 此类题目有诸如“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智能档案柜”、“老年人移动智能守护系统”、“鱼苗自动计数系统”、“基于二维码的专家门诊实名预约挂号系统”、“基于RFID技术的幼儿园儿童出入监控系统”等。从这些题目可以看出在嵌入式系统应用上,软件工程的学生在“偏软”的知识背景下仍然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以图1某同学的“基于RFID技术的幼儿园儿童出入监控系统”为例,整个系统整合了软件工程专业的嵌入式技术知识和Web应用开发知识,涉及RFID的嵌入式linux驱动、嵌入式网络通信、QT GUI编程,J2EE编程,数据库设计和嵌入式系统移植,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一次有效的毕业鉴定。 (三)强化实践驱动的教学主线 实践驱动的教学主线,核心是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精简理论教学,让学生从实践入手,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之中,通过查阅资料,网上搜索,技术社区解答,再结合老师的指导,从而解决具体的技术细节,并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思路和能力。 我院“嵌入式系统”课程,开课学期为第6学期,4学分,85学时,课堂理论和实验比例为1:4(17理论+68实验)。课程的理论部分以ARM9处理器为硬件平台,以Linux操作系统为开发平台,根据需要选择性地介绍ARM常见接口原理及Linux上层开发、驱动开发及内核裁剪等内容。 实践环节中的基础实验,由老师统一讲解,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指导学生采取原理引导实验,实验体会原理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的理解。而与基础实验平行开始的综合实训,则以3人为单位的小组来开展。教师协助各小组分析项目特点,讲解学习思路,小组以团队开发的方式推进项目。 综合实训最后完成的项目通过现场演示和答辩,并提交项目报告的方式考核。通过综合实训模拟嵌入式项目开发,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为之后的毕业设计和竞赛作了预演。 三、课程实施效果 课程内容经过上述调整,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在目前信息类相关专业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的大背景下,我院软件工程系“嵌入式系统”模块的同学这几年一直以学风好,专业能力强而获得各任课老师的高度评价。在毕业设计环节,我院嵌入式系统方向的毕业设计都具鲜明的个性化和创意,最终软硬件的集成和演示也排除了抄袭的可能。 每年一届的“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是行业内最具广泛性和影响力的全国性大赛。在比赛队伍逐年递增,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我院同学却从2010年第一次参加大赛开始,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特别是2012年,我院作为独立学院,与重点一本院校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四支队伍并肩荣获全国总决赛的一等奖,这也给课题组的教学探索带来了正向肯定。 表1 我院连续三年参加“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成绩 ■ 除此,学生就业竞争力也呈现出积极态势。从2010年我院有第一届嵌入式方向的毕业生以来,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相继有进入阿里巴巴、虹软、新中大、恒生、HTC等区域知名IT企业的研发部门。专业对口就业率三年分别达到68%,78%和75%。 四、结束语 教改的效果表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师在进行嵌入式的教学中,不能像一本院校一样偏重于理论教学,更多地应该是实践教学,通过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建立起相关概念,通过实训和课程设计更多地去动手操作,从而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下的嵌入式系统教学,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取舍,注意合理分配软硬件知识的比重,有所学,有所不学,突出专业特色,才能更快地适应市场发展,造就学以致用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人才。 [参考文献] [1]钟梅,周杭霞.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的团体协作能力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 [2]袁剑波.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 [3]俞辉,李永.嵌入式 Linux 程序设计案例与实验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嵌入式实训报告篇8 关键词 科研信心 科研素养 培训评估 分类号 G259.712 Study and Inspiration of IMLS’s IRDL Project Chen Yang Abstract IRDL project aims to build up librarians research confidence through research training, construct a research environment for subject librarians and other researchers. IRDL project proved the improvement of 25 librarians’ research confidence by joining summer workshop. This project also gives some inspiration for domestic libraries. Keywords Research confidence. Research literacy. Training evaluation. 科研第四范式环境中,在信息与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大量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到社会的观察、感知、计算、仿真、模拟、传播等设施和活动,形成了大数据这一新科学基础,大数据不仅是科研学术者实时监测和分析的对象,更是其思考、设计和实施科学研究的基础。人们利用泛在网络及其内在的交互开放性,利用海量数据的可知识对象化、可计算化,构建基于数据的、开放协同的研究与创新模式已全面开启[1]。科研第四范式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转型机遇,上海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吴建中在“全球化视野・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主旨报告中曾指出,国际研究表明,大学图书馆正从收藏为中心向数字化与合作交流为中心转型,未来的图书馆仍是大学心脏,但激活大学的动力不再是图书馆,而是包涵图书、数据、图表等在内的知识和激活知识交流的创造型空间,大学图书馆需要通过科研数据管理服务逐渐嵌入科研流程[2]。吴馆长在报告中还指出,国内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及科研嵌入举步维艰,而在美国已约有20%的高校图书馆开设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且开设比例在两年内有望上升至40%[2]。显然,面对科研数据管理、科研嵌入,国内图书馆准备不足,而要实现与科研流程的深度嵌入,图书馆必须制定科研嵌入战略规划并进行整体评估。同样,科研嵌入服务对馆员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新一代馆员应在具备本领域数字化科研活动能力的基础上,熟悉科研流程及数据管理,积极嵌入其他领域的科研活动,提供服务支持。IRDL(Institute for Research Design in Librarianship)便是国外馆员科研素养培育的代表项目之一,2013年,劳拉・布什21世纪图书馆计划下属IMLS研究所向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的Kennedy,Marie及Brancolini,Kristine颁发资助, IRDL项目正式进入实践阶段。 1 IRDL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早在2010年10-12月,Brancolini与Kennedy便展开了一次针对高校图书馆员的科研服务评估调查,调查以在线问卷形式收集了高校馆员对科研活动开展及支持服务所持态度、参与情况、能力感知等方面信息,具体包括:(1)现阶段的研究及科研支持服务实践(包括学术论文阅读研究实践);(2)开展科研活动、提供科研支持服务信心的自我评估情况;(3)曾经参与的科研活动及服务支持培训课程;(4)院校对图书馆科研活动及科研支持相关统计数据[3]。通过调查,Brancolini与Kennedy发现,馆员科研活动信心程度能够显著预测其科研实践及科研支持服务开展的成功与否,于是在2013年,Brancolini与Kennedy申请劳拉・布什21世纪图书馆计划项目基金,希望借助IRDL项目为高校及学术型图书馆馆员打造科研学习平台,学习、交流科研活动经验,提供科研服务网络化支持。 基于项目目标管理原理,Brancolini与Kennedy制定了涵盖战略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IRDL项目目标体系。(1)战略目标,即总目标。不断提高具备科研能力、科研技能及科研素养的新一代科学馆员人数,具体解决馆员如下科研性需求:①为馆员科研及科研支持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②指导馆员科研及科研支持中流程设计、服务设计活动的开展;③鼓励馆员通过出版或PPT等形式,在促进业内学术成果传播的同时积极带动扩大其他学术领域的成果传播;④为馆员科研及科研支持活动实施流程的每一步提供清晰的指导,增强馆员开展科研及科研支持活动的信心和能力。(2)阶段性目标,即分目标。包括:①在暑期举办为期9天的培训研讨会,通过大纲课程讲授及一对一咨询方式培育馆员的科研技能及素养;②其他辅活动,如研讨会准备、评估、追踪工作等有助于馆员科研能力培养的持续性支持活动的开展[4]。 2 IRDL项目的实施步骤 2.1 项目的培训流程 IRDL项目以夏季研讨会的形式于2014年正式开启,面向学术馆及研究型馆员广泛征集参与者。项目要求参与者满足以下条件:(1)必须为科研项目主持人,且主持项目将于2014―2015学术年度内完成;(2)参与者对所主持项目已经拟定初步计划,但缺乏完成项目的信心及开展研究的辅支持。经统计共有87名学术馆员提交科研及科研支持项目计划书,申请参与夏季研讨,通过层层筛选,项目组最终确定25人进入研讨实战环节。IRDL研讨会核心组成部分为面向25个学术馆员、为期9天的bootcamp(集中式训练营)。培训目标在于构建一套培育馆员科研工作开展能力、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可持续化的发展模式。bootcamp中,两名经验丰富的社科研究专家将传授馆员如何开展科研设计、为科研计划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培训形式包括:(1)密集式课堂培训及练习;(2)科研流程相关写作实践课程。在9天的集中培训及后续科研项目实施中,IRDL还将通过社交网络工具(IRDL项目Wiki及Blog网站)持续为25名馆员提供追踪及培训支持服务。主要培训内容包括:(1)科研时间管理,如何通过时间的合理安排开展高效的科研活动;(2)科研系统性流程规划设计及流程中各步骤的有效衔接;(3)科研数据采集方法及分析方法[3]。 2.2 项目的评估流程 2.2.1 评估计划 IRDL项目评估计划分为内部、外部2类评估。内部评估具体涵盖4个维度:(1)项目组以打分形式对25份初次及再次提交科研计划的对比评估(25位研讨参与者在bootcamp结束后将对先前提交的科研计划进行完善);(2)社交网络使用情况评估分析;(3)研讨参与者对科研教学大纲的掌握程度,包括培训前及培训后两次测试形式的评估;(4)研讨参与者科研项目执行信心的评估,同样包含以调查形式展开的培训前/培训后评估。外部评估是指由聘请自科罗拉州立图书馆的专家开展的面向bootcamp指导者及受训者的访谈式调查,调查为期3天,目的在于厘清以下4个问题:(1)由受训者确定的促进其培训学习的相关因素;(2)来自受训者的培训需求及建议;(3)受训者的培训体验及感知;(4)改进建议[4]。在多层评估内容中,IRDL项目组认为馆员科研信心评估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这是因为:其一,早在2010年,Brancolini与Kennedy的研究便揭示了科研信心与科研实践成功的关联性;其二,科研信心评估系统经过数年的发展,业已形成较为完善理论体系及实践工具,从而能够充分保障评估结果的科学有效。 2.2.2 科研信心评估 馆员科研信心评估以问卷调查形式展开,评估目标体系包括:(1)通过馆员对科研具体步骤及具体领域的信心调查,明确其科研活动开展的弱势领域及培训需求,便于项目组培训重点及培训内容的设计和完善(培训前评估);(2)确定馆员通过IRDL夏季研讨的参与,在逐步完成科研进程方面的信心是否有整体性提升(培训后评估)。整个评估体系可简要概括为“5级程度、8大领域及38个问题”,其中5级程度是指信心评估的评分方式,分别是:1表示毫不具备信心;2表示稍具信心;3表示具备一定信心;4表示具备信心;5表示非常有信心。8大领域、38个问题阐释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IRDL科研信心评估领域及问题分布表[4] 3 IRDL项目取得的成果 3.1 计划评分及专家建议 经过对25名馆员项目计划培训前及培训后的评分对比,项目组发现,每位馆员对科研项目的规划、写作能力均有质的提升,整体评分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而外部专家通过对课程指导者及培训参与者的调查,总结得出如下反馈建议:(1)时间问题是馆员开展有效科研活动的主要障碍之一,由于时间限制,一些馆员无法将规律性检索文献、跟进最新科研成果作为其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因此科研素养、科研习惯的养成及科学的时间管理及统筹是今后馆员培训的重点,同时图书馆还应呼吁院校为其提供更为宽松的科研氛围,如足够的时间、良好的继续教育/晋升机制等;(2)在科研文献阅读中,馆员使用频率最高的3类刊物依次为《College& Research Libraries》《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Library Resource& Technical Service》;(3)完善的IRDL培训大纲体系应涵盖课程目标、科研问题/假设提出、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科研数据采集/分析/管理、科研成果交流传播等科研整体化流程[5]。 3.2 研讨参与者反馈意见 参与者反馈意见大多集中于具体的科研培训领域,表现为:(1)要求指导者具体解释各类数据采集方法背后的逻辑概念及特定方法的适用范围、选择理由;(2)学习如何针对不同的科研项目制定适合的样本选取策略;(3)培训如何设计、实施科研实践调查,以及调查数据的分析、管理;(4)掌握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多种方法;(5)懂得如何选择合适的途径开展科研活动、成果的合作、交流及传播;(6)培训如何有效地撰写及表述完整的科研报告[6]。 3.3 研讨前后馆员信心程度对比分析 3.3.1 培训前后馆员信心总体对比 参与者培训后在38个问题的评分上较之培训前有显著提升。培训前,25位馆员科研信心评估均分为91.16,而在参与培训后,该得分上升至144.52,经SPSS软件分析,P值小于0.0005,证明参与者在培训前后的信心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3.3.2 培训前后馆员信心明细对比 评估结果显示,培训前评估单个问题的信心评分介于1.28~3.8,培训后这一数值则介于2.72~4.48。就明细项目来看(见表2),培训前无论是得分较低还是得分较高的项目在培训后均有明显改善:(1)培训前馆员低信心领域,Q5.4/Q5.3/Q4.8等,均分从培训前的1.584上升至培训后的3.304;(2)培训前馆员较高信心领域,Q3.4/Q6.3/Q3.3等,均分从培训前的3.568上升至培训后的4.312。 表2 IRDL馆员信心评估对比分析表[4] 3.3.3 培训前后馆员信心显著提升项目 培训前,馆员对38个问题的评估分均低于4,几乎对所有科研步骤均不具备信心,而在培训后,25名馆员在11个问题领域的均分高于4,其中6个问题的信心提升尤为显著,分别为:Q1.1(将讨论话题转化为科研课题)的2.96~4.08;Q1.3(确定科研课题相较于相关文献具备学术建树)的2.8~4.16;Q2.2(通过相类似科研项目的研究检验自身科研方法的正确性)的3~4.4;Q2.3(针对科研问题设计相应的科研流程)的2.28~4.24;Q3.2(使得科研成果成为现有相关文献的有力补充)的2.92~4.04;Q6.2(掌握传统社科期刊文献的基本结构及素)的2.32~4.16[4]。 4 IRDL项目带来的启示 4.1 注重馆员科研素养培养,营造充满活力的科研环境 对研究型大学及学术性机构而言,图书馆不仅仅是作为资源内容的供应商,而应成为机构内整个学术研究与学习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7]。无论是作为科研活动的参与者还是推动者,新世纪的馆员均应具备基本的科研素养,具体表现为:(1)对科研流程设计、科研具体步骤的掌控能力;(2)有规律地阅读科研文献、以科研创新视角提出学术课题、开展研究的技能和素养;(3)科研数据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复用、存储、传播能力。图书馆应通过馆员科研素养的培育,从馆员工作到学者工作,营造一个以学科馆员、科研人员为中心的充满活力的研究环境,该环境中,馆员不仅具备积极推进领域内科研进程的素质和能力,还将通过科研数据管理、科研流程嵌入支撑和促进其他学术领域的决策参考和研究探索,构建“用户为本、需求驱动、嵌入科研、服务创新”的科研支持服务新模式。 4.2 构建全方位的培训体系,整体提升馆员的科研信心 Brancolini与Kennedy在2010年的调查研究证明了科研信心在促进馆员科研进程、取得科研成果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科研信心是开发馆员科研潜能、培养馆员科研兴趣、强化馆员科研技能的必要前提及核心要件。图书馆应通过全方位科研培训体系的构建,增强馆员科研信心及能力,为科研及科研支持活动的开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具备充分信心、高技能的馆员人才。全方位的培训体系应具备以下特征:(1)整体性原则,培训内容应覆盖科研活动开展的全过程;(2)细致化原则,培训内容应尽可能地细化,将单个科研环节分解为一系列的科研实施步骤;(3)实践化原则,培训大纲应突破理论范畴并侧重馆员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实地调研、设计焦点小组研讨、科研报告写作等实践能力;(4)科学实证化原则,培训还应涉及科研方法体系、调研实践工具体系、数理化统计分析、数据管理/分析工具体系相关内容的普及和应用。 4.3 开展科学化的科研评估,实现培训模式可持续发展 培训评估是一个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从培训项目中采集数据,并将其与整个组织的需求和目标联系起来,以确定培训项目的价值和质量的过程。培训评估包括培训前需求评估、培训过程检测评估及培训后效果评估,需求评估目的在于确保培训内容与馆员实际需求的有效匹配;过程检测评估的目的在于方便图书馆根据培训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做出适时的调整;效果评估目的在于检验整体培训的最终效果,规范培训双方行为。图书馆可根据培训实践工作的具体需要,建立科学化的培训评估体系,有效利用培训评估数据,实现培训模式的可持续化发展。如IRDL项目中,项目组根据2014年的评估数据对2015年的夏季研讨会准备工作、培训内容做出适时调整。具体来说,科研培训评估体系除应贯穿整个培训过程,还应以科学系统化的评估指标为支撑,如IRDL项目着重建立了馆员的科研信心评估指标体系。因此,图书馆应在确立馆员科研培训重点的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5 结语
2024最新激活全家桶教程,稳定运行到2099年,请移步至置顶文章:https://sigusoft.com/995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激活谷谷主-小谷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igusoft.com/43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