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波形图1微分电路.PPT 第6章 动态电路 1.实训目的 2.实训内容 1)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的实验研究(基本技能性实训)。 2)一阶电路动态响应的实验研究(基本技能性实训)。 3)二阶电路动态响应的实验研究(设计性实训)。 6.1 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的实验研究 6.1.1 实训目的 1)加深对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的理解。 2)熟悉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动态响应的特性。 3)掌握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的实验研究方法。 6.1.2 实训原理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是电容器充放电现象的一种应用。在一定条件下,RC电路既可以构成微分电路,也可以构成积分电路。 将RC电路的电阻端作为输出端,在电路参数满足T >>τ时,便构成了微分电路,如图6-1所示。由于τ值远小于脉宽T值,电容的充放电时间极短,所以电阻两端输出电压为正负尖峰波形,如图6-2所示。 微分电路波形 积分电路波形 将RC电路的电容端作为输出端,在电路参数满足τ>>T时,便构成了积分电路,如图6-3和图6-4所示。 6.1.4 实训内容与步骤 1.微分电路实验 微分实验电路 2. 积分电路实验 积分实验电路 6.1.6 注意事项 1)用示波器观察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方波,防止失真。 2)示波器的探头与电路连接时,接地点不能接错,否则信号将被短路。 3)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和电路的地端应连接在一起,即共地,以防止干扰。 4)用示波器观察UC和IC波形时,由于信号幅值相差较大,要缓慢调节Y轴的灵敏度,使波形清晰可测。 6-1 实训项目完 6.2 一阶电路动态响应的实验研究 1)加深对一阶电路动态响应的理解。 2)熟悉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的特性。 3)掌握一阶电路动态响应的实验研究方法。 6.2.2 实训原理 储能件的初始值为零,仅由激励引起的响应叫做零状态响应,如图6-7所示。这是一个RC串联电路,电容C的初始值为零,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在t=0时刻,开关S由2转到1时,电源Us经R向C充电。 当电路中激励为零,仅由储能件的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在图6-7所示电路中,开关S置1时,电路已达稳态。在t=0时刻,将开关S由1转到2,电容C经电阻R放电。 由电路的非零初始状态和外加输入共同激励下,产生的响应为全响应,如图6-8所示。在t=0时刻,将开关S闭合,此时,电路的响应就是全响应。 6.2.4 实训内容与步骤 1. 零状态响应实验 操作步骤 2.零输入响应实验 操作步骤 6.2.6 注意事项 1)连接电解电容器时,要注意正负极性。如果极性接反了,漏电流会大量增加,甚至会损坏电容器。 2)用示波器观察波形时,要根据被测信号幅值不同,调节幅值开关的灵敏度,使波形清晰可测。 3)示波器的探头与实验电路连接时,接地点不能接错,否则信号将被短路。 6-2 实训项目完 *6.3 二阶电路动态响应的实验研究 (设计性实训) 1)加深对二阶电路动态响应的理解。 2)了解二阶电路动态响应的实验研究方法。 3)初步掌握设计性实训的思路和方法。 6.3.2 实训原理 1)RLC串联电路,无论是零输入响应,或是零状态响应,二阶电路动态过程的性质, 完全由特征方程 的特征根 来决定的。 1)如果R>2 ,则P1,2为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电路过渡过程的性质为过阻尼非震荡过程; 2)如果R=2 ,则P1,2为两个相等的负实根,电路过渡过程的性质为临界阻尼过程; 3)如果R<2 ,则P1,2为一对共轭复数,电路过渡过程的性质为欠阻尼振荡过程。 改变电路参数R、L或C,均可使电路发生上述三种不同性质的过程。 在电路发生振荡时,其振荡性质可分为三种情况: 1)衰减振荡: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振荡幅度按指数规律逐渐减小,最后衰减到零; 2)等幅振荡: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振荡幅度保持不变,相当于电路中电阻为零,振荡过程不消耗能量; 3)增幅振荡:此时电压或电流的振荡幅度按指数规律逐渐增加,相当于电路中存在负值电阻,振荡过程中逐渐得到能量补充。 6.3.4 实训内容与步骤 RLC串联二阶电路如图6-11所示。电路参数:L=100mH,电位器R=4.7KΩ,C=0.1~1μF,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2V/50~100HZ/方波。 L为电感线圈,C为可变电容,R为可变电阻。改变电容或电阻的参数可获得各种响应状态。信号发生器接地端与示波器的接地端并联接地。 振荡电路中电流I,在电阻R上产生电压作为取样信号电压加到示
2024最新激活全家桶教程,稳定运行到2099年,请移步至置顶文章:https://sigusoft.com/995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激活谷谷主-小谷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igusoft.com/20926.html